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推荐:护理呕吐病人需细辨虚实

推荐:护理呕吐病人需细辨虚实

呕吐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可见于西医中的许多疾病,多是由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如急性胃炎、神经性呕吐、贲门痉挛、幽门痉挛及梗阻、胰腺炎、胆囊炎,但也并非每次罪魁祸首都是消化道疾病,有时也可由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引起。中医认为,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以致引起食物及痰涎从口吐出的病症。对于呕吐病人的护理,中医讲究详辨呕吐症状的虚实,进行辨证施护。

近日,笔者在采访北京市和平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韩晓雪时,韩主任解释到,在中医理论中,脾与胃相表里,脾主升,胃主降,一升一降,可保持气机通畅,使胃内的食物的得以向下输导,营养吸收分布于全身。若邪气犯胃或胃虚失和,胃气则不下行,反逆而上,发生呕吐。再者,呕吐还与肝、肺之气失调有关系,因为,肝肺之气是左升右降,协助脾胃气机升降的调和的,如果肝肺气机失调,必然导致脾胃失调,使呕吐发生。

呕吐分为两类——实证和虚证,呕吐实证多由外邪、饮食所伤,发病较急,病程较短;虚证多为脾胃运化功能减退,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在护理呕吐病人时,对于实证患者,以祛邪化浊,和胃降逆为主;对虚证患者多用温中健脾、滋阴养胃及扶正之法。

那么,我们怎样辨别呕吐患者是什么样的病证呢?

一.实证:

包括外邪犯胃、饮食停滞、痰饮内阻、肝气犯胃四种类型。

1.外邪犯胃:

症状表现为:突然呕吐,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部和上腹部发闷。

2.饮食停滞:

症状表现为:呕吐酸水,上腹胀满,打嗝厌食,饮食后恶心、呕吐加重,吐后恶心症状减轻,大便稀、秽臭或者便秘。

3.痰饮内阻:

症状表现为: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胸部和上腹部闷胀不适,不思饮食,头晕心悸。

4.肝气犯胃:

症状表现为:呕吐酸水,频繁打嗝,胸部和两胁闷胀疼痛。

二.虚证:

包括脾胃虚寒、胃阴不足两种类型。

1.脾胃虚寒:

症状表现为:饮食稍有不慎,即上腹不适,恶心呕吐,时作时休,饮食差,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口干却不欲饮,手脚凉,喜暖恶寒,大便稀。

2.胃阴不足:

症状表现为:呕吐反复发作,时有干呕,口燥咽干,腹中饥饿却不欲饮食。

韩主任说,家庭护理呕吐病人,只要掌握病人的上述症状表现,就基本能够辨别患者疾病的证候虚实了,对于护理方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教你三招,助你不再反复

    那么第一个呢,就是长期要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做到饮食不宜过饱,适当的控烟控酒,这个饮食习惯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吃饭要慢啊,在临床上见到一个患者,他明显感觉吃饭稍微一快,那么这个症状就容易出现,容易出现打嗝啊,反酸、烧心,这些症状就会加重

  • 萎缩性胃炎三种常见症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第一种啊,中医叫做痰热内阻型,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是阳盛的体质,平时饮食啊也比较的不在意,就是胃口比较好,有一些辛肝肥厚包括喝酒啊来者不拒,受这样因素影响呢,时间长了以后啊,经常性的在胃黏膜表面产生炎症,最终会形成萎缩性胃炎,找我们看病的时候,

  • 糜烂性胃炎就是胃烂了吗?

    鉴于我们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很多的胃病啊,都建议大家去做一下这个胃镜肠镜的检查,那么你不要说相信某一个人摸一个脉,就告诉你,你胃里面长息肉了,一定要通过胃镜来确认,那么有些事情不能捕风捉影,就是用药调理了,那么比如说这个糜烂性胃

  • 胃食管反流谨记三忌三戒,助你恢复快

    胃食管反流病容易反复,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患者在饮食上的不注意,还有一些患者说就是在这个情绪上的难以控制。胃食管反流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在生活上要严格遵循三忌三戒。第一个就是忌油腻食品。人在高脂肪饮食以后啊,胃的排空速度慢,容易刺激这个胆囊的

  • 大便异常的这六种表现,现在知道还不晚!

    那么今天呢,来跟大家聊一聊大便的异常情况。有一些病人吧,就是对这个大便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呢,对自己的大便这一块呢不是很认真,或者不是很细心,习以为常,就是甚至说大便异常的时候,他也习以为常,有时候呢,还是会忽略一些比较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