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彝族民族概况

彝族民族概况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支系和人口较多、分布地区较广的民族之一。彝族同中华各兄弟民族一样,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文学、音乐舞蹈、绘画艺术等人类文明;开创了农业、畜牧业;发明了天文历法;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本民族的传统医药。这些文明,无疑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彝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省凉山州、云南哀牢山、乌蒙山地区、贵州省仁怀一带,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全国共有人口6578524人,以云南为最多。

和其他民族一样,彝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也受到历史、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

彝族多生活在山区,村寨多建造在地势平坦的山坡上或山间小块盆地中。村寨分散,村与村之间往往相距数公里或数十公里,每寨约住10~30户彝民。

彝族食物以玉米、养麦、大米、土豆、小麦、燕麦等为主,副食以豆类、蔬菜,瓜果及各种肉类为主。彝族的饮料主要是酒和茶。酒多用玉米、大米等酿成,几乎男女老幼都喜欢饮酒。

食用器皿,彝族大部分地区基本和汉族相同,只是质量一般较为粗糙,种类少。这些器皿主要用木料制成,内外涂以彩漆。

彝族服饰可称最能体现其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色彩的一个方面,衣料多系自织麻布,也有外地输入或自织的棉布。

彝族的装饰亦很有特色,佩戴的装饰品以银器为主,有项链、手镯、戒指、耳环等。妇女的衣服及头巾、鞋帽、挂包、背布、手帕、枕头等用品都绣有图案和花边。有的彝族男人服装上也有图案。彝族妇女的装饰不仅美,而且还可暗示不同的身份。大小凉山彝族妇女多用3米多长的青色或蓝色窄布卷成扁卷或叠成瓦状盖在头上,再用发辫缠绕,有时还用假发或青布绕在发中,以特别粗大者为美,发上盖有30厘米左右蓝布的年轻女子表示未出嫁,而年老的妇女则戴着青布缝成的平顶六角帽。

彝族的风土人情,多从他们的婚姻、家庭、节日、丧葬等方面表现出来。因各地区彝族支系的差异,故各地的婚姻特点主要是实行等级内婚和家支(即氏族)外婚。订婚和结婚两个阶段是大小凉山彝族的婚礼,这种婚礼多在春冬农闲两个季节举行。婚礼多由父母包办。

彝族民间有不少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又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每年夏历6月24日或25日举行。据说“火把节”是为了纪念彝族先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火把节”的仪式和内容因地区不同而不一致。对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中秋、重阳、冬至等汉族人民的节日也为彝族人民所接受。

在殡葬方面,历史上彝族人死后行火葬,直到近代,除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地区尚保留着火葬外,其他地区因受汉族的影响,明清以后,已逐步改为棺木土葬。

彝族的宗教信仰,受自身历史发展的影响,从总体看,基本上处在原始宗教的发展阶段,在彝族社会生活中,认为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的思想普遍存在。他们有本民族的巫师。在滇、黔、桂的彝族地区,有一部分彝族信仰佛教和道教。近代以来,也有为数很少的彝族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猜你喜欢

  • 头上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就分别给大家讲一讲,每个人他的病因不同,体质不同。第一种是湿热性出汗,这个患者体内湿气比较重,加上蕴久生热,这个热邪蒸腾这个湿气到达面部产生了出汗,那这样的病人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因为湿气比较重,可能总感觉头面部或者这个头发上湿湿乎乎

  • 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

    有些病人他会反反复复迁延不愈,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好几年。所以今天跟大家说一说这个病,西医通常会把它认为是维生素缺乏,但是很多患者我也问到了,就是补充了很多维生素,多种维生素B,族维C啊,都吃了很长时间,但是仍不见好转,病人才来寻求中医治疗。

  • 更年期的症状有哪些?怎么调理?

    女性进入更年期呢,由于基础水平的下降,从中医角度讲由于肾气,肾阴肾阳的水平的降低,会出现一系列症状。首先就是心烦易怒,这些患者会表现出来非常心烦,容易生气,一点小事儿啊就容易发火,看自己的老公,看自己孩子,越看越不顺眼,总想挑毛病。另外呢,

  • 荨麻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荨麻疹常见的症状主要就是风团和瘙痒,所说的风团是什么呢?是这个皮肤啊,成片的凸起,这个摸的时候会明显感到这个皮肤局部出现了凸起,甚至是很厚的一层,伴随着瘙痒哪儿痒,一挠出现成片的风团,非常痒,甚至痒的这个睡不着觉,痒的钻心。荨麻疹这个疾病,

  • 肚子响,胀气,还放屁,是怎么回事

    这个肚子咕咕响,总排气多是怎么回事儿呢?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肚子总咕噜响?为什么排气还多呢?其实不管是胃还是肠出现这种咕咕声呢,其实就是一种气过水声,或者是通过那种比较稀的食物或者分辨的时候产生的这个声音。中医认为呢,它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