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

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

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

水试法,是根据某些中药材在水中或遇水后会产生明显而特殊的反应现象,从而来鉴别其真伪和质

量优劣的常用方法。该法较其它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快速、不受试剂或仪器限制等优点。

一、某些中药材遇水后,因其含有水溶性色素或其它成分会使水变色,或由于某种成分的水解产物易被氧化从而使药材本身变色,还有些有色中药材投入水中,水不变色。如苏木投入热水后,水液染成红色,并逐渐转为深红色;西红花少许入水,花本身不褪色,水液染成金黄色,而非红色;秦皮加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栀子、槐米(炒)浸入热水中,水均呈鲜黄色;芦荟浸入水中,老芦荟水液呈棕红色,新芦荟呈黄绿色;青黛本身呈深蓝色,但投入水中振摇后放置片刻,水液不显深蓝色。

二、某些中药材投入水中,由于所含成分的亲水性强弱不同,产生的表面张力大小不一,加之质地、比重的差异,其润湿过程有难有易、有快有慢,因此,在一定的时间与温度下,些中药材在水中或沉或浮,成为鉴别其真伪优劣的手段。如降香、沉香等以入水下沉者为质佳;猪苓、海浮石、炉甘石等以入水不沉、浮于水面者为质佳;海金沙在冷水中浮于水面,加热后渐下沉者为真品;黄连以投入水中下沉又浮起者为质佳。

三、某些中药材因含皂甙、蛋白质、树胶或其它高分子化合物,碎后加(热)水强烈振摇会产生泡沫,且在一定时间内不消失,如远志、知母、威灵仙、怀牛膝、皂角刺等。

四、某些树脂类中药材,因含树脂、色素、树胶等成分,与水共研后,会形成颜色较为固定的乳状液。如乳香呈白色或黄白色乳液;没药呈黄棕色至棕褐色乳液;进口阿魏呈白色或橙黄色乳液;藤黄则显黄绿色乳液等。

五、某些中药材因含多糖类成分或吸水膨胀类物质,或者质地轻泡,结构疏松,产地加工干燥时大量失水,这样遇水后会迅速膨胀,体积或重量明显增加。如胖大海水浸后膨胀呈海绵状,体积可增6倍;黄明胶在冷水中久浸则软化膨胀,重量可增5倍以上。

六、某些中药材含大量的黏液质,遇水膨胀并产生明显的黏性。如葶苈子水浸后,黏滑而体积膨胀;牵牛子水浸后,种皮呈皲裂状,手捻有明显黏滑感;决明子水浸时从一处胀裂,并有黏性;车前子加水振摇并放置片刻后,种皮膨起,并显黏性。

七、某些中药材本身无香气或臭气,遇水后则产生特殊浓烈的香、臭气,或者本身原有的气味加重。如取苦杏仁数粒加水共研,会产生苯甲醛的特殊香气;黄芥子研碎加水湿润,会产生强烈异臭。

八、某些中药材遇水可呈现特殊状态或现象,利于鉴别其真伪。如琥珀加水煮沸,不溶化发软者为真品;正品阿胶溶于水中,水液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有少量类白色物析出;滑石粉在水中不应崩散;厚朴花用沸水泡开后,花瓣厚,以手揉之显肉质者为佳;血竭不应溶于水,但在热水中软化,其细粉入沸水中则成团发黏;熊胆粉投入清水中,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直线下沉而不扩散;牛黄投入水中,可吸水变潮湿而不变形,若迅速膨胀崩解,则为伪品。

(尚学瑞)

中国中医药报

猜你喜欢

  • 伤脾胃的行为有哪些

    第一,怕凉。过于辛凉的东西会损伤脾胃,一个是吃凉的东西,脾胃虚,还有一个风邪直中胃脘,这个风直接吹到胃里边儿啊,也怕这种凉,凉了之后这种胃受到刺激之后会觉得脾胃胀啊凉啊这种不舒不适的这个表现。第二,怕过激过饱。就是饿一下,然后呢又一下食物又

  • 伤肾的行为有哪些

    第一个久坐,久坐伤肾,就是天天坐在那儿,那么这个人最后的表现反映就是腰酸,腰疼,坐时间太长都把自己腰坐脱了,就是腰为肾之府,那么久坐一定会伤肾,所以说我们有一些工作,比如说就开车,那个司机本身就是长时间在那坐着,还有一些伏案工作的一些白领,

  • 肚子响放屁多是怎么回事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说一个症状,经常肚子响,而且有的时候就想完之后就想放屁,那么今天给大家讲这么一个案例。李女士37岁,她的表现什么呢?腹胀肚,然后肚子里面就总是有气儿,然后呢下午的时候腹胀特别重,腹胀重后就想排气了,就是有时候能排出来,或者

  • 肝郁气滞和肝火旺的区别

    那么肝郁气滞首先肝的这种疏泄不及肝郁气积在一起,所以气机不通畅,这种情况叫做肝郁。那么他的表现是什么呢?是各种胀和不通的表现,就是胸闷啊,包括腹胀啊,无论肝郁和肝火表现都有易怒的情况,情绪抑郁郁闷啊等等。但是肝郁的表现就是郁更多一些,唉气,

  • 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手脚冰凉的问题。那么手脚冰凉我们一般来说认为它是脾虚,气虚造成的,那么有没有不是脾虚气虚造成的手脚冰凉的?有!是什么情况呢?中医讲热身厥一身,就是当外感热症非常重的时候,阻滞气机,虽然这个身体里面内部非常热,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