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看看你手指上的小太阳

看看你手指上的小太阳

指甲半月痕的奥秘

(一)什么是半月痕

在指甲下方五分之一处,出现一条白色弧形的痕迹,这就是半月痕,也有人称之为小太阳。

指甲半月痕是阴阳经脉界线,是人体精气的代表,故也称为健康圈。

半月痕的发育,要受营养、环境、身体素质的影响,当消化吸收功能久佳时,半月痕就会模糊、减少,甚至消失。

半月痕的状况,显示出人体健康状况的信息。

(二)半月痕的作用

中医学说:

气不耗归于肝为血,血不耗归于肾为精,精不耗归于骨为髓。

这就是精髓的由来。精髓也是元气的所在。半月痕由于显示的信息正是精气的状况,可见其重要性。

元气的作用:

1、濡养全身五脏六腑。

2、推动五脏六腑气血的正常运行。

3、抗御外邪(免疫功能)。

4、长寿抗衰老物质。

5、遗传物质。

中医有句话:精足人壮,精弱人病,精少人老,精尽人死。

由此可见,精髓元气的重要。在日常生活里,及时恢复精气神,保养好身体,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当精力不足时,重要的补充首先是蛋白质。

中医学说:“精不足补之以味。”

这就是说,要补充蛋白质。优质蛋白质以中性为好,如奶类、蛋类、豆类、鱼类、黑色性食物(逢黑补肾)、种籽性食物、胚胎性食物等。坚持一个月以后,就可以看到半月痕出现了,显示精力得到一定的恢复。

(三)正常半月痕

1、数量

半月痕的数量,双手要有8--10个为好。

2、形态

半月痕的面积占指甲五分之一为好。

3、颜色

半月痕以奶白色为好,越白越好,表示精力越壮。

(四)不正常半月痕

1、半月痕少

半月痕越少,表示精力越差,体质越寒,也就是免疫力弱,身体手脚寒冷。

2、不正常半月痕的三种类型

①寒底型——凡半月痕越少越寒,无半月痕为寒型。

寒型表示体内阳气虚弱而阴寒较旺盛。

这种人的脏腑功能低下,气血运行慢,容易疲劳乏力,精神不振、吸收功能差、面色苍白、手脚怕冷、心惊、嗜睡、容易感冒、反复感冒,慢慢就精力衰退、体质下降,甚至痰湿停滞、气滞血瘀、痰湿结节,易生肿瘤。

②热底型——凡小指也有半月痕者,均属热型。

热型的人,其半月痕都大于指甲的五分之一。

半月痕增大,表示人体内阳气较旺盛,脏腑功能强壮,身体素质较好。但在病症情况下,则是阳气偏旺盛,这类人,脏腑功能亢进,可见面红、上火、烦燥、便秘、易怒、口干、食量大、不怕冷、好动,甚至血压高、血糖高、易中风。

③寒热交错型——凡半月痕的边界模糊不清、颜色逐渐接近甲体颜色者,属寒热交错或阴阳失调。

初期:半月痕边缘开始不清,如放光芒状。

中期:半月痕开始缩小。

后期:半月痕逐渐减少并消失。

3、半月痕面积

①半月痕面积小于指甲五分之一,则表示精力不足,肠胃吸收能力差。

如半月痕突然晦暗、缩细、消失,往往会患有消耗性的疾病、肿瘤、出血等。

小孩子没有发育之前,是没有半月痕的。

大人夜生活、性生活过多,半月痕也会消失,也很难长出来。

②半月痕大于五分之一时,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4、半月痕的颜色

①奶白——表示正常,这类人精力强壮,体质好,身心健康。

②灰色——表示精弱,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运行,容易引起贫血,疲倦乏力。

③粉红——与甲体颜色分不清,表示脏腑功能下降,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糖尿病、甲肮等病症。

④紫色——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易头晕、头痛、脑动脉硬化

猜你喜欢

  • 金不换的功效与作用

    金不换是中药三七的别名,形容三七的重要性。是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那么,金不换的功

  • 夏枯草降血压的效果好吗?

    相信针对很多老年朋友来说,最让他们感到开心的就是自己身体能保持在健康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安享晚年。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老年朋友都会有血压过高的症状,这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夏枯草降血压的效果好吗?带着大家所提出的这

  • 中药不能随便吃,细说吃中药的禁忌

    中医的发展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中医在治疗疾病上面是属于标本皆治的。像西医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的。所以对于有些疾病通过中医的治疗是起到彻底治疗的效果。但是在中医治疗的时候,必须要注意的就是吃中药的禁忌问题。因为我们注意到了吃中药的禁忌,就能

  • 藁本的功效及用法

    藁本,中药名,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Ligusticum sinense ),有中空而直立的茎,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白色,根状茎呈不规则块状。根和根状茎入中药,有散风寒、止痛等作用主治:风寒头痛、巅顶疼痛、风湿痹痛、疥癣、寒湿泄泻、腹痛、

  • 白芷的养生作用和食用方法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杭白芷或祁白芷的根。杭白芷栽培中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南、四川等地,祁白芷多年生高大草本,河北、河南等地有栽培。秋种者在次年秋季叶枯萎时采收;春种者由当年寒露时采收,挖出根后,抖去泥土,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烘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