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过量饮酒危害肝脏

过量饮酒危害肝脏

古话说“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可人们往往记住“百药之长”,而忽略“饮必适量”。大量饮酒,最终导致肝病及其他疾病的产生。

喝酒的不是嘴而是肝

如果适量喝酒,又有点好菜,和好朋友一起谈些人生快事,心情舒畅并适可而止,往往会化害为益,收到意外的好处。但有些人却喝酒不吃菜,他们不知道酒中的乙醇在肝脏内分解时,是需要各种维生素的,少了维生素,肝脏就会出问题。酒的醇度越高,越要吃含动物蛋白丰富的菜,这也是饮酒的一个窍门。市场上出售的保肝药中含有蛋氨酸和胆碱等成分,而牛肉、烧鸡、鱼以及其他动物性食品和大豆制品中,就含有蛋氨酸和胆碱,因此,吃这些食品等于服了保肝的药物。另外,酒和荤菜都属酸性食物,所以应吃些碱性食物保持中和,如醋拌凉菜、青菜以及酒后的水果都是不可缺的。

脂肪肝偏爱“嗜酒徒”

众所周知,正常肝组织所含的脂肪约占肝重的5%,若超过则称为脂肪肝。嗜酒者易患脂肪肝,每天饮酒量超过80~100克的人,持续饮酒10年后,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可上升5~25倍。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经肝脏分解代谢,因为酒精可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故饮酒越多,肝内脂肪酸越容易堆积,导致发生酒精性脂肪肝。

长期嗜酒者,中年以后往往体态发胖,肥胖者也容易患脂肪肝。肝脏的穿刺活检发现,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上的人群中,72%的人肝脏有脂肪沉着,其中脂肪高度沉着者达29%。一方面因为肥胖者血液中游离脂肪酸高,并被不断运往肝脏;另一方面肥胖者往往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肝脏内脂肪酸的合成,一旦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就会导致肝脏中脂肪酸的蓄积,最终转化为中性脂肪,形成脂肪肝。

肝硬化乐寻“老醉鬼”

近些年来,中年人患肝病者日众,特别是患肝硬化的比率增高,这与大量饮酒有关。一般食物是在胃里消化,进入小肠才逐渐被吸收。因酒中的乙醇和葡萄糖大部分在胃中就被吸收了,只有很少部分进入肠道。被吸收的酒先集中在门静脉的粗血管,然后被送入肝脏,在肝脏中形成含醇很浓的血液。酒饮得多了,必然增加肝脏的负担,肝脏必须拼命工作才能把醇分解,一旦来不及分解或活动疲劳就会引起肝细胞障碍;一旦细胞中各种大小脂肪球形成,细胞就膨胀起来,变成脂肪肝,肝脏本身衰弱的人,肝内脂肪不断堆积,发展下去就会成为可怕的肝硬化。一般来说,常饮酒的人,脂肪肝患病率为30%~50%,肝硬化率是10%。因此,请酗酒者记住:是肝脏在喝酒!饮酒一定要适量。

猜你喜欢

  • 女性做艾灸的好处

    很多人怕冷,手脚冰凉,在中医体质学说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艾灸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

  • 清淡饮食指什么

    例如清淡饮食就是水煮青菜,荤腥不吃、油盐不进等极端做法,非但不利于营养均衡,还会导致体质下降,让人更容易被疾病侵扰。清淡饮食的一个标准是少油、少糖、少盐忌重口味,以及尽可能多的采用蒸的方式烹饪。

  • 健脾又祛湿,这样才事半功倍

    夏天湿气重,气候是一个大因素,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去湿,湿气还源源不断呢?甚至在干燥的秋季也是湿气满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脾胃比较弱,运化能力不足,很多食物进入身体没有变成气血精液,而是变成痰湿。所以对于脾虚的人而言,在祛湿的同时还要健脾

  •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一、甘味的食物。干入脾,虽然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因此,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桔子、葡萄、菠萝等,还有山药、红薯等健康食材也要注意吃法和适量使用。二、生冷的食物。天气逐渐

  • 根据体质饮食调理

    日常饮食要根据体质掌握好大方向,比如寒性体质要多吃温性和平性的食物,那么是不是虚寒体质都不能吃凉性的食材呢?不能这么绝对,可以适量吃一点应季的食材来调和气候对于身体的影响。比如夏天吃点空心菜,冬瓜,丝瓜清热解毒,可以加入生姜,蒜甚至胡椒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