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苗医药学源流

苗医药学源流

传说苗族医药学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有个祖传八代的著名苗医大师,名叫龙玉六,他在生前根据对小时师父画像的回忆,复制了一张“喔登嘎像”,他用汉话解释为“母药王像”。其画像是一个古老时代的女人,皮肤有毛,上身裸露,下穿树叶,垂乳,赤脚,手持医具,充分表现了为子孙后代祛病保身的慈母之心,也表现了苗族人对本民族医药学渊源的追溯之意。用社会发展的眼光来看,苗族的母系氏族早于父系氏族一两千年。在这漫长的年代里,由于母亲对子女后代的病痛伤损问题思想负担最重,当然她们就会首先研究医药,并会有所发现、发明、发展和更新,这是苗族医药学发源的必然规律。

苗医认为他们的始祖是喔爸嘎(意为公药王或药王爷爷),能飞行于山谷之间“岔芮岔嘎”,口尝百草等,与“神农尝百草以制医药”类同,也与《山海经》记载的“十巫”采药为医同意。西汉刘向在《说菀》中所说的“古之为医者曰苗父”的“为医者”,是讲以行医为主要职业的人;“苗父”,则是指苗族中有较高医药学术水平的苗族老人,如“公药王”、“药王爷爷”、“巫彭”及“十巫”之类著名的苗医始祖。而“苗父”,也绝不是单指某一个人,而是对多个老苗医的统称。

九黎部落在蚩尤为首领的时期,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初具规模。尤其在山东至河南一带,出现了具有古城市气派的繁华景象。因此才引起黄河上游甘陕黄土高原之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的东进,从而才发生多次较持久的九黎部落与炎、黄部落的战争。在这些战争过程中,苗族早期的医药学不但能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且其本身也可得到较快的发展。《说文》云:“古者,巫彭初作医”。《山海经·大荒西经》云:“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上下也”。《山海经·海内西经》又云:“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XX窳(qǐ yǔ)之尸,皆操不死药以拒之”。《山海经·图赞》云:“群有十巫,巫咸所统,经技是搜,術XX是综,採药灵山,随时登峰”。《世本》云:“巫彭作医”;《吕氏春秋·勿躬》也云:“巫彭作医”;《说文)云:“古者,巫咸初作巫”;西汉刘向《说菀》云:“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营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视,发十言耳。诸扶之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列子》云:“黄帝时,有神巫,自齐来,处于鄭,命巫咸”;《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归藏》云:“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巫咸曰:‘果哉而有咎’。”从这些经史文献来看,一方面足以说明巫彭、巫咸等众苗父都是九黎部落时的苗族医药先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不畏艰险,敢与青蛇、赤蛇等天敌搏斗,升降于险山峻岭之间采药,以及精心为各类轻重病人治疗的动人场面;还反映他们的医疗质量也达到能使轻重病人“皆平复如故”的高妙程度。这与苗族民间传说的喔爸嘎长年飞越于恶山陡水之间,尝遍千虫百草,精心研制医药,治愈十万八千个患病痛灾星的“代熊代夷”(苗族于孙),基本是一个类型。

“三苗”时期,苗族医药学出现了革新的势头。湘西《苗族历史讨论会论文集·湖南城步苗族族源试探》说,阿濮仆僮和欢兜都是首先开采辰砂染衣、为药的革新人物。

战国时代的楚国,苗族医药学发展至一定的高度,从屈原在湘黔苗地的著述来看,不但记载申椒、女萝、三秀、玉英、石兰、鹿、牛腱、琼浆、蜂、蛾、蝮蛇等150多种苗药。还根据事物生成“三生万物”及“阴阳三合”的原理,在《惜通》中记述了用“申椒”、“木兰”、“穗草”组成的治疗心绞痛的药方。此外亦记载了苗医的挂药疗法,吞服自然药汁法,粉散术,浴疗术,治神术等。他还指出人体的惠气,是抗御瘟神的能量,《大司命》中所说的“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愁人兮奈何,愿若今昔无兮,故人命兮有当,何离合兮可为”等,充分地表露了苗医破均衡的医学思想和大无畏的非天命观,为后来苗族医药学的发展立下了基础。

清朝“改土归流”以后,苗族医药学得到汉文化的影响,因而在理论上或医疗技术上都有新的起色。如《苗族简史》记:“十九世纪末,松桃厅地甲司苗族医师龙老二,能为孕妇剖腹取胎,经治疗一个月,孕妇就恢复了健康”;雷公山苗族医生治疗蛇伤可谓里手,并能在短期内治愈能致人死命的疔、痈、疽和毒疮。光绪《凤凰厅志》记载:“苗医用苗药……或吞或敷,奏效最捷”,“苗医治麻风医术颇高”。云南《马关县志》卷二《风俗篇》记:“苗人……有良药,接骨生筋,其效如神”。苗医大师龙玉六的师父廖天登,就是清朝湘西凤凰道台的医官,最善用鹿马脉诊病,精通人体解剖结构。

解放后,苗族医药学也相应有所发展,尤其是1985年中央发出抢救民族医药学遗产的号召以来,各地都认真地对苗族医药学进行发掘整理,取得可喜成绩。这也激奋了众多热爱本民族的仁人志士,他们以有此民族奇葩而自豪,个个热情满腔,亲密团结,共同奋战,争取尽快把苗族医药学拥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 宣肺通腑法治疗咳喘验案

    刘某,女,53岁,2010年10月24日就诊。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30余年,两日前因接触油漆,出现气紧喘息,自行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后,未见明显缓解,遂到门诊就诊。刻诊见患者气促,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喉间痰鸣,诉夜间喘息不得平卧,咯白

  • 高氏揉捏法治小儿伤食泻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乔某,女,1岁,2011年8月15日初诊。患儿腹泻5天,一日4~5次,大便酸臭如败卵。夹有奶瓣,含少量黏液,神疲,伴呕吐,食欲不振,哺乳后即泻。笔者采用“高氏揉捏法”治疗一次泻止,巩固3次而愈。具体操作如下:揉腹:

  • 月经不调针灸治疗技术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

  • 肝为血室之说不妥——与范铁兵同志商榷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2011年8月25日《中国中医药报》载范铁兵“论肝为血室”一文,重提柯琴等“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血室男女皆有”等旧论。笔者认为此说并不妥当。肝脏虽然与血室密切相关,但是如果就说“肝为血室”或将

  • 药对证,虽剧但服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热痢第七曰:“凡服止痢药,初服皆剧,愚人不解,即止其药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知。惟非其主对者,本勿服也。”笔者在临证中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