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临床和科研并举是必由之路——河南中医学院袁海波教授谈中医药发展

临床和科研并举是必由之路——河南中医学院袁海波教授谈中医药发展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中医学院袁海波教授从医几十年来,不仅在运用中医药防治内科疾病方面颇有建树,还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心脏病的临床辨证方案与系列药物的研究,主持负责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完成了两个国家级新药的开发。在谈到如何发展中医药时,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我国著名老中医袁子震教授学医的袁海波表示,科研是临床的升华,两者同等重要,以科研带动临床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

习医不能故步自封

问:对于一个医学工作者来说,再学习非常重要。您平时是如何增加新知识、新方法的?

答:平时我非常重视有的放矢地阅读中医经典。中医经典众多,内容丰富,医理深奥,若要系统学习掌握,实在不易,这需要捷径。这个捷径就是带着问题,急用先学;结合专业特点,有重点地学,有的放矢地学;并且要用心记忆,深悟其义,才能真正指导临床实践。

中医经典著作需要不断学习重温。学好《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温热经纬》这八部经典专著,对中医药理论及内科杂病及传染病等学科的临床理论、实际技能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在多读经典的同时,还要多思考,从而提高悟性。只有思索,才能悟出真理。实际上,正确的思维方向加上多角度的思维方式称为“悟”,这体现在联系临床,提高思辨能力上。通过“悟”可以举一反三,开拓思路,将知识融会贯通,指导临床施治。

问:您出身中医世家,幼时即从父习医,这种师承教育会不会影响您学习新技能、新经验?除了您父亲以外,您还向其他人学习吗?

答:作为新时代的中医,应具备精深的中医理论基础,掌握新的中医技能,经常了解中医学术发展的动态;对西医的诊疗技术,结合本专业需要,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骄傲是进步的大敌。学习的视野要放宽,要多向同道、学生和病人学习。如现在我用青娥丸治疗牙体过敏症的方法还是从民间老中医那里学来的。该方多被用来治疗肾亏腰痛、虚寒带下,还可治失眠、遗精、早泄等证。用该方治疗牙体过敏症效果非常好,是对其疗效的再发现。再如普通各季感冒,用白茅根、生姜很好,我经过临床实践,变通加减,发现其是治疗普通感冒简、便、廉、验的良好单方,这是从病人那里学来的。

医学之道,渊深莫名,故步自封是最要不得的。在我学医的历程中,不仅留心于书刊杂志上的各地名医医案,还经常向身边的前辈医家和同仁讨教切磋。尤其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我先后两次分赴北京朝阳医院和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修两年,师从于翁心植、王孝惠、杨鼎颖等知名心脑血管病专家,了解现代医学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前沿和最新的科研思路、科研方法。这对于以后袁氏心复康方案中系列药物的研究开发起到了重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

科研是临床经验的升华

问:目前,有部分名老中医只重视临床实践,而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您怎样看待临床和科研的关系?认为科学研究是各类学科高层次发展的必由过程,是经验的升华,是学术水平的体现。对中医的临床医学来说,是临床经验向高层次的深化。医学研究提高层次的标志就是科研成果。

一名优秀的中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精通中医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二是具有丰富的、经得起临证再验证的实践经验;三是能将临床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能通过科学研究从临床经验中总结出规律。

问:您是如何实践您的理念的?

答:在临床工作中,我非常重视临床技术的应用研究。先后主持负责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十余项,还完成了两个国家级新药的开发。在临床药物研究方面,我倡导由单味药物向复方药物,由一病一方、一证一方向系列药物研究的发展方向,开展中医药防治心脏病的临床辨证方案与系列药物研究。

每个新药的研制成功,都要肯吃苦,多钻研,付出艰辛的劳动。我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袁氏心复康方案治疗缺血心脏病研究”及国家新药“镇心痛口服液”和“心复康胶囊”的研制,历时26年(1974年~2000年),其中的艰辛和劳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比如,当时的电脑和互联网远不像今天这样发达,中医科研也还只是处在萌芽阶段,科研的相关资料检索和搜集完全依靠人工阅读和摘抄,要做到客观真实、一丝不苟是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劳动的。那时,我指导全家从医者及研究生不间断地进行科研工作,可谓“全家齐上阵,师徒共努力”。仅积累的大量原始数据和资料就堆满了屋子。至于在临床经验总结、研究思路、项目设计、剂型工艺、实验室研究、临床观察与总结等方面所付出的巨大精力都不是今天可以想象的。

中医科研的发展,是时代的召唤,是中医振兴的必由之路,是每一个中医工作者神圣的职责。就我个人的看法,只要每一个中医工作者能够开阔视野,树立科研意识;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不怕艰难困苦;坚持临床和科研并举的思路,一定能够使造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中医药,走向世界,造福世界人民。

猜你喜欢

  • 心脏供血不足会有哪些症状

    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儿,一

  • 如何避免清晨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

  • 如何判断脾虚还是脾湿?该怎样调理?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

  • 经常腰痛与这3个原因有关,教你有效缓解

    现在网上有很多这种很火的视频,教你如何锻炼核心肌群,我们所说的腰托,实际上并不是骨质本身的问题。是因为核心肌群在这个竖脊肌,还有这个相关的肌群,是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固定住你的这个脊柱,所以造成了脊柱,前后或者左右的移动,造成了关节的错位,或

  • 血管堵塞4个自查小妙招

    但是如果没有严格的服药和饮食起居这些注意的话,那么支架里边还会发生再狭窄,一样会导致再次堵塞。一般,患者自己评估自己血管堵塞的情况,一般是用症状来判断的,那么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就会是以阵发性的胸闷胸痛为主,比如这个患者稍微活动一点儿,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