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重探五行思想的起源建构(上)

重探五行思想的起源建构(上)

谭春雨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典宇宙演化哲学观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将五行学说作为其最重要的理论思想基础之一,但一直以来,由于学术界对五行学说思想内涵认识的混乱,使得其在中医学中的价值作用也受到质疑。所以,重新探讨五行思想内涵及其起源建构过程,对于中国古典宇宙哲学观及中医学理论思想的继承发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代传统五行

思想起源论是错误的

对于五行思想内涵及其起源建构过程,近现代有“五材”元素论、“五方”论、“五星”论等不同观点,其中尤以“五材”元素论最为盛行,现代中医学也一直采用此说。不过这些观点在实践思维逻辑上错误百出。

如“五材”元素观中,首先“火”并非类似木土金水的“材质”性形而器;其次,“五材”是事物存在概念,而“行”则是事物功能状态,二者无必然的逻辑联系;第三,将“五材”说成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元素也没有思想实践依据;第四,“五材”说解释五行生克制化经不起逻辑推敲,如“木生火”通常被理解为木材可以燃烧生火,但木柴燃烧后,应该是被火烧掉了,按照这种逻辑,当说“火克木”更准确些。

“五星”起源说更为荒诞,首先后世所熟知的五大行星中,木星最初叫岁星,火星叫荧惑星,金星叫太白星,水星叫辰星,土星叫填星,很难想象最初与五行名称没有丝毫关系的五大行星怎么会突然之间统统变换成五行名称;其次,五大行星之间怎样“生”?如何“克”?这样的观念既没有丝毫的实践体验基础,也完全背离人类最基本的思维逻辑规律。

五方起源论同样经不起逻辑考证,首先,木火金水土五种事物与五方之间不存在任何必然的关联关系;其次,表示空间方位的五方与表示物质关系的生克制化属于两个不同范畴观念,类似西方克东方、东方生南方的观念逻辑不可理喻;再者,五方这样一个单纯的地理空间概念和物质的运动性是无法建立逻辑联系的。

背离或缺乏实践基础的思维逻辑是不可能产生的。近代传统五行思想内涵起源建构观,在实践体验及其思辨逻辑等诸多方面都无法找到与“五行”哲学内涵相匹配的客观实践基础,只能说明这些认识观点在本质上是错误的。

五行学说本质上是

阴阳学说的衍化产物

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曾就五行内涵思想的起源建构过程提出一些原则性认识:“五行的概念,倒不是一系列五种物质的概念,而是五种基本过程的概念”;“用‘要素’或‘元素’这种名称来解说‘行’字,我们总会觉得它于义不足”;“‘行’字的来源,就有‘运动’的涵义”。

李约瑟虽然没能说明五行内涵思想的起源建构过程,但这些看法无疑是精辟中肯的。这种具有运动性、变化性时空过程的“五行”实际上是五种生化自然界四时气候万象的天地阴阳合和之气。五行学说就是阐释一年四时之中五种天地阴阳合和之气盛衰消长制化及其生化自然界气候万象机制规律的一门理论学说。五行学说本质上是阴阳学说的衍化产物。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天地气交,万物华实。”阴阳学说认为,日为天阳之气的本源,地为地阴之气的本源,自然界四时气候物候万象根本上是天地阴阳二气合和制化的产物。对于自然界而言,地球相对静止不变,所以其阴气在一年四时没有明显量度上的盛衰消长,但一年四时太阳视运动空间轨迹的不断变化,使得其辐射到地球固定地理位置的阳气具有量度上的盛衰消长之变。

“阴静阳动”使得四时阴阳合和之气各不相同,而四时阴阳合和之气从根本上看又都是天地阴阳之气合和的产物,所以一年之中天地阴阳合和之气可以区分为五种:首先是永恒存在、持续不断交合蕴化形成四时阴阳合和之气的天地阴阳本气;其二是春季天地阴阳合和之气;其三是夏季天地阴阳合和之气;其四是秋季天地阴阳合和之气;其五是冬季天地阴阳合和之气。

后世阴阳学说将此五种阴阳合和之气称之为“五运之气”,简称“五气”,由于“五气”运行不息,盛衰不一,消长不断,制化不停,所以又称之为“五行”,五行学说即由此来。

五行之气中,责之于根本的天地阴阳本气之合是其他四时之气的发生形成之母,而其他四时天地阴阳合和之气是天地阴阳本气合和之子。所以天地阴阳本气分为四时则为四时之气,四时之气合在一起又是天地本气。汉代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对五行学说的这种基本思想内涵特点曾做了明确精辟的解释:“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猜你喜欢

  • 胃食管反流谨记三忌三戒,助你恢复快

    胃食管反流病容易反复,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患者在饮食上的不注意,还有一些患者说就是在这个情绪上的难以控制。胃食管反流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在生活上要严格遵循三忌三戒。第一个就是忌油腻食品。人在高脂肪饮食以后啊,胃的排空速度慢,容易刺激这个胆囊的

  • 大便异常的这六种表现,现在知道还不晚!

    那么今天呢,来跟大家聊一聊大便的异常情况。有一些病人吧,就是对这个大便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呢,对自己的大便这一块呢不是很认真,或者不是很细心,习以为常,就是甚至说大便异常的时候,他也习以为常,有时候呢,还是会忽略一些比较严重的

  • 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中医治养结合效果好

    那么它这些特征出现以后呢,有一些患者会伴有这个肠上皮化生,还有一些不典型增生,随着这个现在这个生活水平地提高啊,胃肠镜的普遍开展,它的发病率还有他的检出率都逐年上升,那么我们中医认为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呢,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病程比较

  • 免疫力低,常年小病不断,究竟该如何提高?

    这个免疫力啊,其实不光是西医的名词,在中医《黄帝内经》上说的是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你的免疫力充足,外部有的邪气呢,就不可能干扰或者侵袭你,经常生病呢,归根到底还是体内的正气不足。尤其指的是一些慢性病。因为正气和邪气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 身体没病,就是浑身没劲,是这三大原因导致

    今天跟大家说一说,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说,主要就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我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么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呢天生可能就是虚弱一些,有些人是因为后天因素,包括房劳过度啊,或者是工作上过于劳累啊,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