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秋季养生安度“多事之秋”

秋季养生安度“多事之秋”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时节,暑气已消,虽然有时白天还较热,但夜间往往已凉意袭人,有一条谚语说“白露身勿露,免得着凉与泻肚”,就是提醒您做好自我保健。

秋季是由炎夏向寒冬转换的过渡季节,入秋以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空气湿度减小,天气变化快,干燥而多变的气候会给人体带来不适,特别是夏末秋尽,夏火未尽,人们会感到口干舌燥,皮肤皱裂。另外,天气转凉还容易引起胃肠毛病复发。因此,秋季保健十分必要。朋友们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预防外感风寒,在干燥的室内经常喷洒些水,保持空气湿润,同时注意饮食调养,加强体育锻炼。(9月)

现在正是由夏季向科冬季过渡的秋季,气候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景物萧条,空气干燥,人们易受风凉,从而引起头痛、咽干、咳嗽等一系列疾病。秋季养生,饮食上宜滋润而忌耗散,防止秋燥对肺气的损伤,衣着上宜轻装薄素,适当受些寒凉,提高耐寒能力,起居上宜早睡早起,缓和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当然,最主要的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才能适应气候环境的千变万化。(10月)

秋季是由夏向冬季转换的过渡时期,天气变化往往会使人措手不及。现代医疗气象学家认为,入秋以后,人们应科学地安排衣食住行,才能避免天气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安全度过“多事之秋”。由于秋天温差大,夜凉白天热,应适时添衣保暖,饮食以清润为宜,多喝开水、淡茶,多吃水果,以解秋燥,秋天天高风劲,阳气渐敛,睡眠应充足,早睡早起,以顺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养成开窗而居、露头而睡的习惯。(10月)

现在正值深秋,昼夜温差大,同时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乍凉还暖。冷暖的不规则变化,常引起各种疾病,最常见的有中风、支气管炎、哮喘、胃病复发和伤风感冒。些疾病的预防,关键是要做到在每次冷空气入侵时,注意保暖。(10月)

深秋时节,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昼夜温差悬殊,天气乍寒还暖,冷暖变化极不规则,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最常见的有中风、支气管炎、哮喘、胃病复发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体受冷空气的刺激,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促进了血栓的形成,同时,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所致,因此,秋季保健十分重要。

常言道“御寒锻炼自秋始”,秋季里,为了抵御加寒冷的冬天的到来,适应严寒气候的侵袭,就应该不断提高自己身体的抗寒能力,不要过早地“多穿衣”,注意耐寒锻炼。

猜你喜欢

  • 五心烦热,盗汗便秘,可能是阴虚火旺

    大家好,那么今天一同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我们来一块儿看。患者男,23岁,自述长期盗汗,大便闭结。在诊疗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的是患者五心烦热,盗汗的同时面赤心烦,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闭结。舌脉是什么样呢?舌红苔黄,脉细数。从这个临床表现来看

  • 脾虚湿气重,大便不成形,一方健脾祛湿。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首方剂,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的参苓白术散。这种方子所主治的病症就是中焦脾胃气虚。因运化水液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太严重而出现的脾虚湿盛之泄泻,对于这样的病症,临床表现会有什么?患者所描述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这个病

  • 慢性萎缩性胃炎,这几个临床表现要知道

    说到这个病因,它引起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说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有我们说的酗酒和一些药物的因素,都可以使胃粘膜表面反复的受损,因为这样的反复受损,久而久之导致了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出现的一系列临床

  • 逍遥丸和柴胡疏肝散有什么区别

    逍遥丸它的功效是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它所治疗的病症是肝郁血虚脾弱之症,那说到这儿了,我们之前也讲过逍遥丸,我们逍遥丸的时候告诉大家了,这个方子所治疗的病症是情志不遂,肝气郁滞,因为肝是藏血之脏,出现了肝血亏虚,那么肝气郁滞日久,肝和脾的功能

  • 失眠多梦神疲乏力,一方子心脾气血同调

    那么我再仔细问问,患者提到了她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同时还有心慌气短,那么这个女性患者的面色是一个萎黄的,唇色是一个色淡的,脉象沉细弱,舌淡苔白。从这样的这种描述来看,患者是以失眠为主诉来就诊的,我们肯定要从心来入手了,但是我们还要看看原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