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舌苔黑黄治疗的一种逆向思维

舌苔黑黄治疗的一种逆向思维

黄褐厚腻之苔,临床时有所见,因其病理每主痰热内蕴,是以病多实而不虚。故医家见之,参合脉象症情,如无牴牾,每用清热化痰法清之涤之,甚则兼通腑气以导之。随症立方,每获良效。但湿性缠绵,常常粘滞难化。余于临证中反复推求,因思痰热日久,必损津液,虽云痰由湿成,而其阻塞隧道,致津液不能敷布,遂使局部干结而痰湿之粘着愈紧。一旦润之,则粘着易去。又且凉性化痰之品,不能作清热之药使用,既是痰湿与热相结,必选适当之清热药物为佐。虚则甘寒,实则苦寒,随症采用。盖痰由热煎湿浊而成,热若不解,则痰必坚凝。余后于临证中见顽固之黄褐苔,每参润燥泄热于化痰诸品之中,常获应手之效。略举三例,以见一斑。

离休干部王某,患食道癌一左关脉独大而有力,右脉小,舌淡中裂,苔厚腻黄黑,且见斑剥。即于对症之抗癌方中加瓜蒌、郁金、竹茹、竹沥之属。服六帖,舌苔依然。转方时参入沙参、石斛、瓜萎、石决明、菊花、竹茹、山栀等品,仅服三剂而舌苔全化,呈现舌质红润而苔薄明净。患者甚为兴奋,谓其一生曾有两次黄黑厚腻苔。一次在三十余岁时,患肝炎,服中药数日帖,舌苔始终未退。后请祖传名医张先生诊治,服数十帖而苔化净,肝炎亦愈。此次之黑苔已有两年余,当时尚未知有癌症,而今竟于数帖之间解尽,王老屡屡称奇。随后转为手术治疗,不意竟刀下而亡,殊可扼腕。

中年女士王某,患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癌肿,伴阻塞性炎症及隆突。并已转移至第九胸椎,体表可见鸡蛋大肿物,略高于皮肤,下肢痿软瘫痪。脉小滑,舌心灰黑厚腻。即于对症之抗癌方中。合入四妙丸方,服两帖后,大便自泄四次,色黑而秽恶不堪,奇臭难闻,第三日自止。就此胃纳大开,第九胸椎肿胀处平复。舌淡红,苔转薄白明净。

余还曾见到一例,亦是肺癌患者,为原发性周围型右上肺鳞癌,已转移至右上胸第四肋。年迈古稀体质衰弱,舌质淡,苔粘腻,中心一条黄黑色。患者肝郁脾虚,参入生津及苦寒药则纳呆乏力,精神困顿。只能于对症方中酌加甘寒化痰清热之品,缓缓图治。一月余苔始渐化,然浊苔一去,郁热显露。舌色通红无苔,速与养阴生津,兼制癌毒.竟得一时诸症消退,

病情好转。

以上三例均为黄黑厚腻之苔,曹炳章所著之《彩图辨舌指南》云:“凡舌苔黄中带黑而浮滑而粘腻者,太阴湿热内结,宜利湿清热。”北京中医学院之《中医舌诊》“黄边黑腻苔”条亦云:“舌的边尖部分都是黄色苔,惟舌的中心部则苔呈灰黑色,是湿热内蕴的征象”。就临床所见之黄色粘腻苔,中带灰黑色,多为湿热内结之象,以上三例亦符合这一诊断。然一、三两例是病久津亏热结,湿热虽存而津干无以润泽,已成粘着难化之势。津不润,热亦不去,故治疗时亦不得不采取变通方法,先以生津润燥,兼参清热除湿法则药到病除,而收事半功

倍之效。譬犹污泥粘壁而尚湿润,则一剥即可去之。如渐及半干,剥之不易,强剥之则易损伤墙面,此时若以水润之,待其润透,则自然剥之甚易。物理与病理,每有相通之处,是以格物可以致知也。此乃辨证与治法中之变法,正医家所宜用心之地。浅识如是,不敢自秘也,

猜你喜欢

  • 糜烂性胃炎就是胃烂了吗?

    鉴于我们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很多的胃病啊,都建议大家去做一下这个胃镜肠镜的检查,那么你不要说相信某一个人摸一个脉,就告诉你,你胃里面长息肉了,一定要通过胃镜来确认,那么有些事情不能捕风捉影,就是用药调理了,那么比如说这个糜烂性胃

  • 胃食管反流谨记三忌三戒,助你恢复快

    胃食管反流病容易反复,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患者在饮食上的不注意,还有一些患者说就是在这个情绪上的难以控制。胃食管反流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在生活上要严格遵循三忌三戒。第一个就是忌油腻食品。人在高脂肪饮食以后啊,胃的排空速度慢,容易刺激这个胆囊的

  • 大便异常的这六种表现,现在知道还不晚!

    那么今天呢,来跟大家聊一聊大便的异常情况。有一些病人吧,就是对这个大便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呢,对自己的大便这一块呢不是很认真,或者不是很细心,习以为常,就是甚至说大便异常的时候,他也习以为常,有时候呢,还是会忽略一些比较严重的

  • 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中医治养结合效果好

    那么它这些特征出现以后呢,有一些患者会伴有这个肠上皮化生,还有一些不典型增生,随着这个现在这个生活水平地提高啊,胃肠镜的普遍开展,它的发病率还有他的检出率都逐年上升,那么我们中医认为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呢,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病程比较

  • 免疫力低,常年小病不断,究竟该如何提高?

    这个免疫力啊,其实不光是西医的名词,在中医《黄帝内经》上说的是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你的免疫力充足,外部有的邪气呢,就不可能干扰或者侵袭你,经常生病呢,归根到底还是体内的正气不足。尤其指的是一些慢性病。因为正气和邪气是一对相对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