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色素放大内镜将改变炎性肠病患者结肠癌筛查现状

色素放大内镜将改变炎性肠病患者结肠癌筛查现状

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大肠癌发病危险升高7%~30%,克罗恩病(CD)患者情况与之相近,尤其是那些发病年龄早、病程长、结肠病变广泛的患者大肠癌发病危险更高,故应对炎性肠病(IBD)患者进行大肠癌监测,尤其是对癌前病变(包括扁平腺瘤)进行早期诊治。

新近发展的色素内镜可发现常规结肠镜易漏诊的小病变。瑞典Thorlacius等对色素放大内镜在IBD大肠癌监测中的作用及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尽管检查详细,但传统结肠镜检查仍有可能漏诊小的黏膜病变,尤其是扁平腺瘤(可在早期恶变和侵袭性生长)。色素内镜利用各种染料(以靛胭脂和亚甲蓝常用),使大肠黏膜在镜检时被染色,从而突出特定的黏膜病变。

近年来,色素内镜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消化道病变诊治方法逐渐被接受,特别是与高分辨和放大内镜联用时,可显著提高消化道病变的检出率,尤其对扁平形息肉更有优越性。

色素放大内镜特有的增强对比染料及放大技术,使内镜医师可观察到黏膜表面无数小凹(Lieberkuhn隐窝开口)。根据形状可将小凹可分为5型和许多亚型,Ⅰ、Ⅱ型预示非肿瘤性病变,Ⅲ、Ⅳ型可发展为肿瘤性病变。

尽管色素放大内镜检查不能替代组织学检查,但其是分析小凹形状是鉴别大肠腺瘤性和非腺瘤性息肉、肿瘤和非肿瘤病变的客观有效的检查方法,且优于传统结肠镜和单纯色素内镜。

IBD患者肠道肿瘤主要发生在炎症活动部位。UC所致的异型增生通常为多灶病变,且形状扁平,传统结肠镜常难以发现。色素内镜联合放大内镜不仅可确定炎症程度,还可以检测出上皮内异型增生,区别肿瘤和非肿瘤病变。另外,全结肠染色优于定向染色。

常规结肠镜检需多处随机活检(20~50处)极其费时,且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一系列研究显示,色素放大内镜用于监测IBD患者大肠癌发生时,可采用靶向活检,不仅省时且准确度高,但需加强内镜医师操作培训。

在色素内镜下,IBD患者活动性炎症和异型增生均表现为黏膜的不规则改变,结肠炎的非异型增生病变亦可表现为Ⅲ、Ⅳ型小凹开口。由于炎症高度活动黏膜不吸收亚甲蓝从而导致异型增生病变漏诊。因此,IBD患者大肠癌监测需在炎症缓解期进行,以降低炎症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Sano等最早将窄带成像技术(NBI)用于色素内镜检查中,可使肠道黏膜的毛细血管显像。有研究显示,NBI联合放大内镜可鉴别UC患者的异型增生。NBI技术为大肠癌监测带来新的希望,但其临床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目前认为,IBD患者大肠癌监测的目的是检测大肠黏膜的早期肿瘤性病变。传统结肠镜检仍是IBD患者大肠癌监测的常规检查手段,但包括色素内镜在内的新的检查方法将逐渐改变大肠癌监测现状。

点评

如何在炎性肠病患者中进行结肠癌筛查一直是困扰消化科内镜医师的一个难题,Thorlacius等分析总结色素内镜和放大内镜在炎性肠病患者结肠癌筛查中的作用,但该技术目前在国内尚未广泛开展。

猜你喜欢

  • 四种食物越吃湿气越重

    一、含糖多的食物。中医讲,甘入脾虽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对于有湿气的人来说,不适合多吃。二、生冷的食物。中医讲,寒凉伤脾,伤脾后,脾的运化功能减弱,也容易促进湿气生成。三、油腻的食物。煎炸烧烤食

  • 熬中药前先泡药材

    需要煎熬的中药都建议尽可能在熬之前先泡10到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中药材因骤然受热,使其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细胞壁变硬,从而不利于水分渗入和有效成分析出,造成药效降低。

  • 劳怯症是什么

    很多学中医的可能知道中医有个病名叫虚劳,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专门有个血痹虚劳病,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虚劳就是身体很虚,常年的虚亏,五脏都虚,叫虚劳。这个劳不是指的劳动,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体很弱的情况下,中医叫虚劳病。那这个“怯”呢

  • 脾胃不好怎样调理效果最好

    第一怕,怕你不运动,缺乏运动几乎是现代社会打工人的一种常态问题,那么脾虚为什么要运动呢?因为我们脾在中医上来说,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那么我们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运动。第二怕,怕你太压

  • 既怕冷又怕热是什么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阴虚简单的说就是火旺,虚火旺盛,有了虚火会有什么表现呢?最常见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时总是爱喝水,然后就会出现潮热,盗汗,有的病人严重的时候啊,一觉醒来,汗水把整个的头发全部都打湿了。还有就是五心烦热,这里的五心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