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夏辨体质药膳养生(二)

夏辨体质药膳养生(二)

气虚体质常见表现:肌肉不健壮,平素语音低怯,气短懒言,肢体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面色偏黄或白,目光少神,口淡,唇色少华,毛发不华,头晕健忘,大便正常或有便秘但不硬结,或大便不成形,便后仍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

如果夏季气候炎热、干燥少雨、汗出较多,易耗气伤阴,可适当选用一些益气养阴的药膳,如黄芪山药粥、参芪老鸭汤;如果是夏季梅雨季节、气候潮湿多雨,则可适当选用一些补气祛湿的药膳,如益气袪湿消暑汤、黄芪薏苡仁粥等。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黄芪山药粥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养胃,清心安神。

材料:黄芪、山药、麦冬、白术各20克,糖适量,粳米50克。

制作:先将山药切成小片,与黄芪、麦冬、白术一起泡透后,再加入所有材料,加水用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熬成粥。

2.参芪老鸭汤

功效:益气养阴、补中安脏、清火解热。

材料:老鸭1只,黄芪30克,沙参50克。

制作:老鸭剁块,飞水,油锅爆炒入料酒,炒出香味,将浸泡好的沙参、黄芪入净布包起,同老鸭一同小火微煲,直至酥软,加入调料上桌即可食之。

3.黄芪薏苡仁粥

功效:益气清热、祛湿解暑。

材料:黄芪30克,薏苡仁60克,白茅根60克,白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把薏苡仁、白米洗净,将浸泡好的白茅根、黄芪入净布包起,煮粥,待熟后再加入冰糖,拌匀即可食用。这也是一道平日可吃的健康粥。

4.益气袪湿消暑汤

功效:益气祛暑、利湿清热。

材料:白扁豆、赤小豆、生熟薏苡仁、黄芪、佛手各30克。

制作:将材料入锅内,加开水10碗慢火煲约2小时,加瘦肉类煲亦宜,食时用盐调味食用。(唐先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猜你喜欢

  • 饭后胃胀,吃一点就饱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小患者啊,年轻不到30岁,然后他就是有胃胀,身上没劲儿,平时呢吃点饭就饱,有打嗝儿,也没精气神儿,有时候呢还有胸闷的症状,嗯,甚至有咽部的异物感,他大便呢,也变得有时候就会稀一些,吃点凉的呢,就容易拉肚子。这个患者呢,从脉相

  • 眼干眼涩,其实是这三个地方虚了

    最近呢,在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患者,包括一些年轻患者有这个眼干眼涩啊,视力模糊这些症状,可能有些患者呢,因为工作原因啊,总是坐着,有一些患者可能是运动量也比较少,还有些患者就是平常由于工作关系吧,这个喝酒抽烟也比较重,还有一些老年患者呢,他就

  • 患者怕冷又怕热,夜尿多,到底哪出了问题?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临床也比较常见的一个案例吧,也是我们在消化科比较常见的一个症状,这个病人呢,来看病的时候,这是一个63岁的一个男性,他来找我看病的时候,他说他主要症状就是夜尿多,之所以到我们消化科来呢,就是他除了夜尿多之外,这个腹胀症状还要

  • 患者胃有烧灼感,平时还怕冷

    这个患者是男性, 50多岁,他来以后啊,就说医生,我这个胃啊非常难受,从他表情上也看得出是比较痛苦的,首先是他面色红,那么问诊他呢?也就是说胃疼,胃胀,就感觉胃里像有火一样,火烧火燎的,甚至胸部后啊也有这个烧灼感,看他的舌象啊,也能看出来口

  • 老胃病反反复复,中医常用这三种汤

    大家好,我是中医马医生,在脾胃病,可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就是脾胃不好百病生,今天呢,我就通过这三个方子,中医三个经典的方子跟大家来讲一讲,强调一下这个脾胃这个后天之本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怎么去保养,建议大家点赞收藏,以免市民太多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