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从瘀论治糖尿病体会

从瘀论治糖尿病体会

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疾病过程,它的并发症多,尤其对心、脑、肾、血管系统威胁极大。

在糖尿病的前期及初期,虽尚无典型症状,机体却产生了许多微观的病理变化,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这些变化持续存在。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如毛细血管畸形、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血管周围渗出等,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血栓素释放、血液高凝状态、微小血栓形成、氧化代谢活跃、自由基增多等病理变化。这些血糖升高带来的病理变化与中医的“久病多瘀”理论一致。那么在治疗时,就应充分照顾血瘀的病机,治疗效果也较好,这是笔者从临床实践中的体会。

中老年人中有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本身的糖尿病症状并不明显,而并发症的症状却十分突出,如心血管病变、糖尿病性肾病变、眼部病变、神经病变、皮肤病变、各种感染等,这些并发症比糖尿病本身可怕。

而以上病变的发生,均与血瘀有一定的关系,在治疗中当补攻并行,尤重视“补气活血”、“逐瘀活血”,使气行血行、瘀血自去。如在方中可适当加入补气药物人参、黄芪等,补气行血以化瘀。也可加丹参、葛根、赤芍等活血化瘀。总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要重视“从瘀论治糖尿病”原则,对改善症状和防止并发症效果较好。

笔者近年治2型糖尿病经验方就加用活血化瘀药物,现介绍如下。

组成:熟地200克,山萸肉、山药各100克,丹皮、泽泻、茯苓各75克,知母100克,黄柏45克,花粉100克,天冬、五味子各50克,人参50克,黄芪200克,丹参、葛根各200克,砂仁5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早晚空腹各服7克,温开水送服。

本方对2型糖尿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1型糖尿病亦有一定效用。可明显缓解或改善顽固性便秘、皮肤瘙痒、末梢神经炎、轻度眼底出血、尿潜血、心脏不适、失眠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本方药专治肝肾阴虚型之糖尿病。对肾阳虚型糖尿病不适宜服用。

方中熟地、山萸肉、山药滋肾养阴;丹皮、泽泻、茯苓清热降火;知母、黄柏滋阴降火;花粉生津止渴;天冬养阴生津;五味子益肾固摄。在此之上,人参、黄芪补元气,气旺则行血活血,而黄芪治血虚,又能治血滞;丹参、葛根活血化瘀生津;砂仁配补气药物,调补脾胃以善后。

典型病案

李某某,72岁,北京清华大学退休教授。2002年患2型糖尿病。近2年血糖控制不很理想,空腹血糖均在7.1~8.0mmol/L,餐后血糖均在10.2~10.8mmol/L,近一年患上了未梢神经炎,两脚疼痛而麻木,不能下地行走,只好坐轮椅,多方求助无效。2007年11月5日,她在北京《医药养生保健报》看到刊登笔者治糖尿病经验方后,到同仁堂配了一料,每天按说明服用。她来信告知,经一个月的治疗,其双脚麻木疼痛逐渐减轻,每天能行走一二里地,空腹血糖降到6.1~7.2mmol/L左右,餐后血糖下降到8.8~9.5mmol/L左右。现在她的精气神好多了,面色也红润了,全身也有劲了。觉得晚年生活有了新的希望。(贾佩琰)

猜你喜欢

  •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一、甘味的食物。干入脾,虽然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因此,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桔子、葡萄、菠萝等,还有山药、红薯等健康食材也要注意吃法和适量使用。二、生冷的食物。天气逐渐

  • 根据体质饮食调理

    日常饮食要根据体质掌握好大方向,比如寒性体质要多吃温性和平性的食物,那么是不是虚寒体质都不能吃凉性的食材呢?不能这么绝对,可以适量吃一点应季的食材来调和气候对于身体的影响。比如夏天吃点空心菜,冬瓜,丝瓜清热解毒,可以加入生姜,蒜甚至胡椒粉来

  • 健脾除湿两味药

    有些朋友寒湿重,头面容易出油,小肚子大,平时还容易乏力,人昏昏沉沉的,精神不好,通常是因为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好,吃进去的食物,水液不能转化成人体需要的精华和能量,而是变成了废物堆积到身体,不能很好的排出去,形成了痰湿淤阻的情况。我们可以用健脾

  • 颈肩酸痛该怎么治疗?

    由于我们长期低头或者伏案工作,造成的这个颈部肌肉劳损就会引起颈肩酸痛的症状,在排除了其他疾病之后,确诊是颈部肌肉劳损而造成的颈肩酸痛,治疗起来也非常的简单,这个大家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完成。首先准备个热水袋,热水袋也充满热水之后啊,裹上毛巾,我

  • 前列腺钙化严重不严重,需不需要治疗?

    前列腺钙化呢,是前列腺炎性分泌物以及上皮细胞等凝结聚集于线管,长期以后形成了一种微小的钙化病灶,通过B超检查能够发现,那么这种病很常见,它是一种良性的病变,很多时候并不伴有症状,所以说也不需要专门的治疗。生活当中尽量的去饮食清淡,减少食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