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消瘀接骨散

消瘀接骨散

消瘀接骨散 组成:花椒20克、五加皮50克、白芷50克、桂皮20克、川芎50克。

功能:温经通络、行瘀止痛。

主治:各种急、慢性损伤后的局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

用法:上述药物研成粉未,用少许饴糖或蜂蜜调成糊状即可使用。取该药膏适量敷于患处,外用洁净的纱布或棉布覆盖固定即可。每24小时更换一次,1周为1疗程。

方解:方中川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五加皮、桂皮、花椒温经通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中药可以改善损伤组织的血液循环;五加皮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花椒可扩张血管。诸药合用,外敷易于穿透皮肤,共获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作用。

临床应用:本方广泛用于骨伤科的急慢性损伤。急性腰扭伤以该药外敷后10-20分钟即可止痛;新鲜骨折复位后外敷10分钟止痛,1~2天即可消肿,明显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在慢性损伤中治疗髌骨软化症、跟痛症、肩关节周围炎、网球肘、颈椎病、腰背肌筋膜炎等有良好疗效。

在患处外敷的药膏厚度不得小于1毫米,一般2-3毫米,否则局部药物浓度不足,会影响疗效。夏季长期运用时,局部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红、搔痒、丘疹等过敏反应表现,停药后或改用丁锷教授另一外用药方骨疽拔毒散外敷即可消失。在更换药物期间,局部可予温水擦洗,配合同部按摩疗效更好。

丁锷

丁锷,男,1934年出生,安徽省舒城县人,大学文化。自幼从师学医,早年从事内科杂病的研究,1963年以后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外科、伤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安徽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擅长中医骨伤科、内科疑难杂病,尤其对颈椎病、股骨头坏死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和诊治方法,并受到大量病员信任。担任《中医骨病学》等多部高等院校教材及中医骨伤专著的编写工作,历任多部国家级中医药杂志的编委。发表《颈椎病的辨证论治》、《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的中药治疗》等学术论文40余篇。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消瘀接骨散”、“颈椎活血片”等9个自拟方,其中“消瘀接骨散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安徽省高教科技进步三等奖。现任安徽中医学院骨伤临床及教学指导主任,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7被评定为安徽省名中医、全国500名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猜你喜欢

  • 气血不足补好这三点,让我们元气满满

    那么中医来说呢,气和血是人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看一个人呢,有没有精气神啊,主要是看这个气血是否充足,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气血不足啊,就会导致许多疾病,就会产生许多临床不适的表现,那么我们一般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这个补气血的枸杞啊,大枣啊。

  • 左归丸,右归丸到底补什么?千万别用错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出自于《景岳全书》的左归丸和右归丸的异同。那么首先我们来看左归丸这首方子主要解决的是真阴亏虚之证,那这首方子是张景岳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的,那么因为此时的患者是一个真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只是解决了肾阴不足之

  • 丢三落四,健忘四种病机导致,中医对症治疗

    那么健忘与生性迟钝,天资不足还是有不同的。历代医家认为健忘与心,脾,肾三脏密切相关,那么形成健忘的病机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块儿分享一下健忘常见的几种病机。首先就是我们这儿说的心脾不足了。心脾不足我们常见的就是失眠,健忘,心悸,怔仲,

  • 下肢水肿,水液代谢失常,一方辨证消肿

    首先是肺,我们都知道肺有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降低,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功能失常,出现水肿的临床表现,第二个就是我们说的脾,脾有运化水液功能,如果脾的运化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停于肠中,就会出现腹泻,在这种情况,水湿

  • 五心烦热,盗汗便秘,可能是阴虚火旺

    大家好,那么今天一同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我们来一块儿看。患者男,23岁,自述长期盗汗,大便闭结。在诊疗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的是患者五心烦热,盗汗的同时面赤心烦,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闭结。舌脉是什么样呢?舌红苔黄,脉细数。从这个临床表现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