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心脉痹阻

心脉痹阻

心脉痹阻证是指心脏脉络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痹阻不通所表现的证候。常由年高体弱或久病正虚所致瘀阻、寒滞、痰凝、气郁而发病。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部憋闷疼痛,痛引肩背或手臂,时发时止。若痛如针刺,并见舌紫暗、或有瘀斑、紫点,胸闷较甚,苔白腻,脉沉滑,为痰阻心脉;若疼痛剧烈,突然发作,畏寒肢冷,得温痛减,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为寒邪内盛之象;若疼痛且胀,发作多与情绪变化有关,舌淡红或黯红,脉弦,多为气滞。

病机分析:本证大多因正虚阳气不足,心失所养而见心悸怔忡。由于心阴不足,运行血液无力,继而导致瘀血内阻,痰浊停聚,阴寒凝滞,气机阻滞等病理变化而致心脉痹阻,气血因此不得通畅而发生疼痛。手少阴心经之脉循臂内,出腋下,直行上肺,故心脉痹阻时疼痛常出现在经脉循行线路上。辨证须分清痰、瘀、气、寒的不同,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本证大多属本虚标实,疼痛发作时常由于实邪阻滞心脉所致。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单纯由某一致病因素引起的心脉痹阻多见,但致病因素之间常相互影响,相互兼夹也可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因,如气滞血瘀,寒凝气滞血瘀等,因此在临床辨证时需根据不同病因的证候特点,综合分析来作出正确诊断。如瘀阻心脉其痛特点是刺痛,伴见舌质紫暗,瘀斑,紫点,脉细涩或结代等瘀血内阻的症状;痰阻心脉疼痛以闷痛为主,患者多见体胖身重,困倦痰多,舌苔白腻,脉沉滑等痰浊内盛症状;阴寒凝滞心脉的疼痛以突然发作,剧烈,得温痛减为特点,伴有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等寒邪内盛的症状;气滞心脉的疼痛以胀痛为特点,发作往往与情绪变化有关,且可见胁胀,脉弦,舌淡红或黯红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特点是心胸憋闷而痛。类似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心胸憋闷疼痛有外伤性的、有肺及胸膜疾病的,甚至还有因压力大而无心肺疾病却作痛的。辨证时,先要把这些排除掉。年龄因素要考虑进去。此证多见中老年男性,女性要少些,年轻人罕见。本证可兼见气虚、阳虚、阴虚、血虚,还有寒凝(一派实寒证)、痰阻等证。见有兼证则可辨作心气虚心脉痹阻,血瘀心脉痹阻,寒凝痰阻心脉痹阻等。

辨证注意点:①具有心胸憋闷主症;②多有时发时止,反复发作的心胸闷病史;③有西医相关的检查结论将有助于该证的确认和判断预后。

猜你喜欢

  • 健脾又祛湿,这样才事半功倍

    夏天湿气重,气候是一个大因素,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去湿,湿气还源源不断呢?甚至在干燥的秋季也是湿气满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脾胃比较弱,运化能力不足,很多食物进入身体没有变成气血精液,而是变成痰湿。所以对于脾虚的人而言,在祛湿的同时还要健脾

  •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一、甘味的食物。干入脾,虽然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因此,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桔子、葡萄、菠萝等,还有山药、红薯等健康食材也要注意吃法和适量使用。二、生冷的食物。天气逐渐

  • 根据体质饮食调理

    日常饮食要根据体质掌握好大方向,比如寒性体质要多吃温性和平性的食物,那么是不是虚寒体质都不能吃凉性的食材呢?不能这么绝对,可以适量吃一点应季的食材来调和气候对于身体的影响。比如夏天吃点空心菜,冬瓜,丝瓜清热解毒,可以加入生姜,蒜甚至胡椒粉来

  • 健脾除湿两味药

    有些朋友寒湿重,头面容易出油,小肚子大,平时还容易乏力,人昏昏沉沉的,精神不好,通常是因为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好,吃进去的食物,水液不能转化成人体需要的精华和能量,而是变成了废物堆积到身体,不能很好的排出去,形成了痰湿淤阻的情况。我们可以用健脾

  • 颈肩酸痛该怎么治疗?

    由于我们长期低头或者伏案工作,造成的这个颈部肌肉劳损就会引起颈肩酸痛的症状,在排除了其他疾病之后,确诊是颈部肌肉劳损而造成的颈肩酸痛,治疗起来也非常的简单,这个大家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完成。首先准备个热水袋,热水袋也充满热水之后啊,裹上毛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