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地震与灾害的应急与对策(四)

地震与灾害的应急与对策(四)

2、救人原则

(1)先近后远

先救近处的人。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救。如果舍近求远,会错过救人良机。

(2)壮大力量

先救青壮年、容易救的人、医护人员、解放军等,旨在壮大互救力量。

(3)安全第一

始终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防止对被埋压者造成新的伤害。

3、一般方法

震后救人,要根据变化的环境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方法。

(1)准确定位

根据建筑物倒塌特点,判断被埋压者的位置。例如,建筑物倒塌以后经常形成一些“安全岛”,在这里有时可以找到遇险者;可用人工喊话、敲击、地震犬、被埋压者呼叫等方式寻找被埋压人员;也可请被埋压着家属、同事或邻居提供被埋压线索;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红外线探测技术、测声定位技术、光学目视探测定位技术、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等寻找;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被埋压人员位置。

(2)扒挖技术

当自己的亲人被埋压时,心急如焚尽在情理之中,但是在扒挖时千万不能鲁莽。例如,1966年3月邢台地震时,马兰一名群众用三齿挖父时,救人心切,不慎在其父亲头部砍出三个洞,其父当即死亡,亲人悲痛欲绝,血的教训十分深刻。

注意:用工具扒挖时,当接近被埋压者时不得使用利器;扒挖过程要力求分清支撑物与埋压物,尽量保护支撑物;扒挖时尽早让封闭空间与外界沟通,以便新鲜空气进入;扒挖时如灰尘过大,可喷水降尘;扒挖过程中可将水、食物、药品递给被埋压者,以延长其生命。

(3)施救技术

先将被埋压者头部暴露,清除其口、鼻异物,再使其他部位露出。例如,唐山地震时的一名农家妇女,每救一人,只暴露其头部,然后再救别人,结果她在不长时间内救活数十人;对于头部暴露后不能自行脱险者,要在暴露全身以后再抬救出来,不可强拉硬拖。

(4)护理技术

对于在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应蒙上眼睛,以避免强光刺激;缓慢呼吸新鲜空气;缓慢进食进水:避免被救人员情绪上过于激动。

(5)搬运技术

对于重伤员,应送往医疗点救治;对于骨折、危重伤员,要有相应的护理措施。

三、避震要则

当人们生命面临着巨大威胁时,强烈的求生欲望将会支配人们作出各种应急反应。至于如何避震,由于情况复杂多变,不可能有固定的方法、一成不变的模式。下列原则可以参照:

1、避震地点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选择。但不能一概而论,要在比较中选优。

如果居住在不坚固的平房,遇到白天发生的地震,室内又没有避震空间,距房门很近,室外开阔且安全,一般选择室外避震;反之,如果居住在坚固的楼房,恰逢夜晚发震,室内又有避震空间,人距房门远,室外不开阔或不安全,则应选择室内就地躲避。

古人的避震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例如,经历了1556年陕西华县8.5级地震的进士秦可大在《地震记》中描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其意思是,地震突然发生时应在室内“伏而待定”,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2、避开人流

因为在各种场合,人流容易乱挤乱拥,可能遭到意外伤害。为防止在人流中摔倒,可以把双手交叉于胸前,用肩、背顶住外部压力,随人流而动;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如果万一摔倒在地,不要追究责任,要立即爬起来。

猜你喜欢

  • 气郁质总体特征

    气郁质常见于女同志,像林黛玉一样,这个心情郁闷,闷闷不乐。就是先天性的,闷闷不乐,形体消瘦。这些人那个形态是比较瘦弱,性格内向,比较敏感,比较多疑。

  • 湿热体质的常见表现是

    湿热体质年轻人比较多,多见于长青春痘这类人。它表现在口苦,口干,并且面垢油光啊,就是面部和头发有油,并且身体困重,形态呢是中等的,这类体质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心急,心情比较烦躁,这湿热质我们这个年轻的比较多一点。

  • 痰湿体质是什么症状

    痰湿质比较多见,我们常见的胖人,肥胖的人。痰湿体质症状表现为:口粘多痰,腹部肥满,肚子比较大,面色油腻,并且头发一面色油腻,性格比较稳重,这个舌苔厚腻,舌苔是黄色的,厚厚的白白的腻的,并且这些人喜欢吃甜食,喜欢吃肉类这些东西。

  • 阴虚质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阳虚质对应阴虚质,阴虚质最大特点是口渴。表现为,口燥咽干,手足辛热,并且形体偏瘦,大便干结,还有这个情绪方面,情绪比较急躁。这些就是阴虚质的总体特征。

  • 阳虚质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阳虚质主要表现是怕冷,这个比较多见,特别是女性同志比较多见,怕冷一族,它表现是畏寒肢冷,肌肉松软,精神不振,还有性格内向。阳虚质这个病比较特点的就是,在暖和的天气时,别人穿短袖,他戴着棉帽子,穿着棉衣,怕冷是阳虚质的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