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不同人群用药不良反应的预防

不同人群用药不良反应的预防

人们使用药物的目的是防病、治病保健康,但常常由于药物、机体或用药方法的差异,产生与用药预期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效应,危害了人体健康。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或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必要时甚至要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减少用药对人体的损害。对此,药店药师不仅应该熟知,而且有义务向购药者和用药者进行正确的宣传。

特殊人群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

老年人用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各脏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机体代谢缓慢。因此老年人用药应按照最大疗效和最小不良反应的原则,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推荐成人剂量的1/2~1/3为起始剂量;改善处方习惯,用药种类宜少不宜多,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不得不合并服用的药物,应事先咨询医生或药师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尽量选择每日只服用1~2次的药物,书面写清楚服用的方法,提高顺应性;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变化。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测定肝、肾功能,血浆电解质及酸碱情况;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减量或换用其他药物。

小儿用药小儿尤其是新生儿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于成人,应注意选择不良反应少,半衰期较长的药物,严格控制适应证;选择适合婴幼儿和儿童服用的剂型(如溶液或糖浆、混悬液、泡腾片、咀嚼片、栓剂、滴剂),严格计算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

孕妇用药孕妇用药应特别慎重,尤其是妊娠头三月应避免服用任何药品,因用药不当有可能致畸。所以,妊娠期间以不用或少用药物或选用恰当的药物,选用对于药物的分布和代谢有清楚说明的药物,在妊娠4个月以后才给予必要的药物为宜。如果不得不采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应权衡利弊后再谨慎给药。

哺乳期用药由于一些药物可经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引起不良反应,故哺乳期妇女用药需慎重,如果非用不可时,应该选用乳汁排出少、相对比较安全的药物;服药时间应该在哺乳后30分钟至下一次哺乳前3~4小时,避开血药浓度高峰。最安全的办法是服药期间不哺乳或少哺乳。

普通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

不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误导患者。

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不少患者认为,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服用,些做法都是不恰当并且是非常危险的。

明确病情后再用药如果真有病,首先应到医院请医生做检查,明确诊断后根据医生所开具的处方用药。

严格按照规定用法、用量服用药品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是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点儿、少吃点儿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的,剂量过大不仅容易引起不良反应,还会发生药物中毒,危害健康及生命。

谨慎用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对于普通患者来说,要多学习一些用药知识,尽量做到合理用药。用药后一旦出现异常感觉或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请医生诊断治疗。

(博恩)

猜你喜欢

  • 晚期胃癌症状

    胃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胃癌早期的症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胃癌病变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无转移至有转移是一个渐进性过程,因此早期,进展期乃至晚期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不仅如此,各期之间症状常有很大交叉,有些患者病变已届进展期,但症状尚不明显,

  • 胃癌高危人群的并发症是什么

    胃癌高危人群主要是感染过幽门螺杆菌男性,尤其是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年龄在50岁~80岁之间常吃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等食物吸烟、酗酒接受过胃部手术、胃息肉家族肿瘤疾病、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A型血长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烟尘、石棉和镍的

  • 胃癌辅助治疗的食谱

    胃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列居第四,而我国更是全球胃癌的高发区,胃癌致死率在全球排列第一。胃癌目前仍是因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迄今为止,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胃癌的最重要手段,但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处于

  • 老年人容易发生癌症的原因有哪些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癌症,只是随着人年龄增长愈易患癌。一般40岁以上最容易患癌。专家指出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其一,发生癌症之前存在一个时间较大的潜伏期。致癌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并不是马上就会发病,往往要经过15-30年的致癌潜伏期。一般为2

  • 胃癌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大部份胃癌病人手术切除后仍可继续享受正常生活,一般来说,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胃癌切除术后,使部分病人不能保持原有体重,由于创伤或不能正常进食,使体内蛋白质,脂肪等消耗,致使体重下降,还可发生一些维生素缺乏病及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在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