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八宝印泥”

“八宝印泥”

“八宝印泥”是我国印色中的珍品。而其中尤以福建漳州出产的八宝印泥,最为名贵。福建漳州“八宝印泥”问世不久,即风行全国,驰名京都,并被皇家列为“贡品”。

据考,漳州“八宝印泥”是清代漳州人魏长安于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创制的。距今已有32O多年的历史了。

所谓“八宝”者,一为珍珠粉,二为辰州朱砂,三为红宝石,四为赤金粉,五为石钟乳,六为珊瑚屑,七为车渠粉,八为水晶粉。这八种名贵原料,均为中药,均为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所收载。这些药物,主要起到如下的一些作用:辰州朱砂是印泥的高档色料;珍珠粉、石钟乳、珊瑚屑、水晶粉能增加印泥的厚稠度和光泽度;红宝石、赤金粉、车渠粉能增加印泥的名贵和永久性。

由于漳州“八宝印泥”中运用了上述八种珍贵的药物,再加上选用陈年晒油和过筛后的研细艾绒,精心调配,科学加工而成。据载,漳州人手艺最细,仅制泥一料,就需耗时半年,诸粉研细之后,尚须用清泉水漂净,过箩筛,加碾,手续极为繁难,工艺极为考究,因此,漳州“八宝印泥”,明、爽、润、洁,鲜艳夺目;细腻浓厚,气味芬芳;冬寒不凝,夏暑不泄;燥热不干,阴雨不霉;印迹朱红,永不褪色。即使用火焚烧,纸发上字形依然可辨。世传古旧字画中,有乾隆御题者,其印泥凸起落玉,鲜红可爱,非用宝石、赤金、车渠、水晶之屑,何能如此?

漳州“八宝印泥”,是我国印色制作工艺发展到高度成熟时期的产物,其选料之严,调配之妙,制作之精,均堪称绝无仅有。而其选料中的一些名贵中药的妙用,使得漳州“八宝印泥”达到了极高的制艺水平,为我国传统的文房用品增色不少。这些药物的非治疗性应用,在解决了印色制作诸多难题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古医药文化内容。

漳州“八宝印泥”的产生,不仅其自身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成为古玩中的尤物,对于增加书画作品的美感和名贵字画的身价,也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漳州“八宝印泥”也可作为鉴定古字画的凭证之一。如某一名贵古旧字画上印色用“八宝印泥”,则这幅字画必然出现在清朝康熙朝代之后,否则,出此年代之上限,必为膺品。因“八宝印泥”是康熙年间的产物,一些字画作伪者不明此理,以至常露蛛丝,被人识破。

漳州“八宝印泥”,可谓功劳不小。略赋小诗,以铭其功。

八宝印泥,艺术珍品;

书画增辉,古玩藏形。

药物妙用,天工相成;

结思之巧,精美绝伦。

猜你喜欢

  • 邹润安论柴胡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

  • 开路药 调胃肠——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5)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对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运脾健胃的“开路药”,如一些经典处方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进行试探性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而对于脾胃功

  • 自拟方治热病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

  • 浅释大青龙汤相关条文

    商本平 张海燕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大青龙汤有关条文见于《伤寒论》38、39两条。38条曰“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曰“伤寒,脉浮缓……”联系《伤寒论》1、2、3三条不免使人疑窦重重。太阳中风脉本浮缓,伤寒脉本浮紧,如何又言“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