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六神丸不可滥用

六神丸不可滥用

驰名中外的六神丸,是家庭常备良药之一,沿用至今已有250余年历史。它主要由牛黄、麝香、蟾酥、雄黄、冰片、珍珠六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舌糜烂、牙根周围炎及痈疽疮疖、无名肿痛等症,加之它又有易服、高效、速效等特点,故深受人们青睐。近几年来,通过药理研究,发现六神丸还有强心、抗惊、镇静与增强免疫力等作用,随之在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又开拓了新的用途。

然而,如果滥用六神丸,极易招致不良反应,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但人们对此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一个新生儿因脐部感染,其母便喂服六神丸30粒,结果当日抢救无效死亡。又如一个4岁女孩发热、咳嗽、咽痛5日,其父用六神丸治疗,在11小时内竟连续给予3次,每次15粒,病孩很快出现面色潮红、四肢冷湿、胸闷、恶心、呕吐、口唇发紫、呼吸不规则,经全力抢救仍不幸夭折。有的父母为了给小儿清“胎毒”或预防生痱子和疮疖,每次灌服六神丸10~30粒,结果引起孩子吐奶、气急、嗜睡,心电图显示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频发性早搏,经抢救,大多能转危为安,但也有的患儿终因循环衰竭而丧命。再如服用地高辛的心脏病患者,即使应用常规剂量的六神丸,仍然会引起中毒。

何以会中毒?主要因为六神丸含有蟾酥,其有效成分为蟾毒素等。一旦滥用,有的一次过量即中毒,也有的多次过量而中毒。中毒距服药时间快则20分钟,慢则0.5~2小时,个别在12小时以上,故需严格控制适应症与剂量。且应小儿慎用,新生儿禁用。

六神丸还有一种毒副作用,即引起过敏反应。这与用量无关,而且不论内服、外用均会发生。大都在24小时内发生,表现为药疹,其形状各异,瘙痒难忍。也有的出现喉头水肿,个别严重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需立即抢救。

此外,六神丸含麝香等成分,能引起子宫收缩,故孕妇禁用。六神丸还含有雄黄,为砷的化合物,不宜与助消化药多酶片及胃蛋白酶合用,也不宜与抗贫血药富马铁片同服,否则会降效或失效,更不宜与解痉止痛药阿托品等联用,否则会促使雄黄氧化,增加毒性反应。

猜你喜欢

  • 辨证分型不容否定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

  • 三甲散治肝硬化腹水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膀胱咳验案一则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小儿心力衰竭诊疗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明辨虚实治寒热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