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痹证案 杨牧祥验案选析(8)

痹证案 杨牧祥验案选析(8)

于文涛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史奎竹 河北省新乐市中医院

付某,女,2008年10月9日初诊。间断性四肢酸痛麻木3年,加重3天。患者3年前因受寒出现四肢酸痛麻木,伴头项、肩背、肢体僵硬不舒,腰膝酸冷,下肢无力,遇寒加重,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涩。颈椎CT:颈椎2~7曲度变直,5~6椎间盘突出。腰椎CT:腰椎2~4骨质增生。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肝肾亏虚,寒湿痹阻。治法:补益肝肾,祛寒胜湿,通络止痛。自拟秦防饮加减:防风10克,秦艽10克,桂枝10克,细辛3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独活10克,桑寄生30克,川断10克,杜仲10克,怀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络石藤15克,海风藤15克,青风藤15克,威灵仙10克。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14剂。嘱患肢注意保暖,避风寒。

10月23日二诊:四肢麻木疼痛明显减轻,周身仍觉僵硬不舒,舌淡红而暗,苔薄白,脉沉细略涩。上方加木瓜10克,丝瓜络6克,继服14剂,煎服法同前。

11月7日三诊:四肢麻木疼痛,头项、肩背、腰部僵硬不舒明显缓解,偶有上肢麻木,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减木瓜、丝瓜络,加嫩桑枝15克,继服14剂,煎服法同前。

11月21日四诊:患者诸症消失,肢体活动自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随访半年余,未见复发。

按:《素问·痹论》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指出痹证的发生主要由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导致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但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痹证的形成多以正气虚衰为内因,风寒湿邪为外因。本例患者年高体弱,肝肾亏虚,风寒湿邪外袭,经脉气血不畅,故见肢体酸痛麻木,周身僵硬不舒;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肝肾亏虚,故见腰膝酸软无力;风寒为患,故遇寒加重;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涩为寒湿痹阻经脉,气血不畅之象。

本例患者以肝肾亏虚为本,寒湿痹阻为标,故治疗当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以补益肝肾,祛寒胜湿,通络止痛为主要治法。方中防风、秦艽、独活、威灵仙祛风除湿,活络通痹为主药;桑寄生、川断、杜仲、怀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辅药;川芎、当归活血通络;佐以桂枝、细辛以温经散寒,祛风止痛,鸡血藤、络石藤、海风藤、青风藤,四藤合用,舒筋活络,通络止痛。全方以辛温散之,甘温补之,使肝肾强,气血足,风湿除,筋骨壮而痹痛自愈。

鸡血藤、络石藤、海风藤、青风藤,为杨牧祥老师治疗风湿痹证的常用组药。《本草便读》认为:“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此物善治风疾,故一切历节麻痹皆治之。”杨牧祥老师认为,藤类中药多可入络,具有疏风通络的功效,四者配伍使用,可加强舒筋活络,通络止痛的作用,在中医络病尤其在风湿痹证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适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风湿痹痛,经络闭阻之证。杨牧祥老师运用四药的常用量为15~30克。

猜你喜欢

  • 当归的作用和功效

    当归头止血,当归身养血,当归尾破血,全当归呢补血活血,所以日常补血养血,我们一般选用当归身或者全当归,所以说当归全身都是宝,但是当归补血我们一般要和补气的黄芪来搭配。因为中医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这样补血效果才能又快又好,比如著名的当归

  •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这味中药最主要的作用:第一个是清心火,所以我们经常多梦的人吃黄连可以清心火,黄连苦口利于病。第二个厚肠胃,所以我们经常说拉肚子时候吃黄连,对吧?还有我们有个药呢,叫交泰丸,就是一个黄连和一个肉桂,一个寒的,一个热的,一个往下走的,一个往

  • 生三七粉和熟三七粉的功效与作用

    生三七是三七直接洗净切片晒干的三七,熟三七是生三七经过炒、蒸、炸等等的加工才能够得到。生三七偏于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熟三七偏于滋补补气补血,止血化瘀的力量它就差一点,如果想用来补气血,同时又需要活血化瘀,那么就可以用熟三七,如果仅仅需要止痛

  • 人参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人参有以下功效一:大补元气,像我们平时气虚同时感觉有点身体发冷的人呢,可以用人参煲汤喝就可以。二:复脉固脱,特别适用于气阴两虚的人。三:生津养血,人参既能够补气,同时呢还能够生津,像我们胃阴不足的人,一定要加入人参,同时人参能通过补气来生血

  • 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藏红花至明代传入中国,记载在李时珍《本草纲目》被列为药用,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那藏红花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对于月经量少、月经延后、经期腰酸腹痛、血块多、面色暗淡、脸上斑点比较多的女性尤为合适。那它到底怎么用呢?取四到六根泡水当茶叶,可以反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