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冬要“藏”好

冬要“藏”好

中医认为,冬天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二气闭藏,故谓之“冬藏”。现代医学认为,“冬藏”是人体为了适应冬季寒冷的刺所做出的反应,并且冬要“藏”好,贵在抓“早”:

纤维蛋白原升高,防治要早。

冬季,血液内的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上升,对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及心脏病人,特别在血流最缓慢的凌晨4~6时,很容易黏附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栓塞,因此采取措施要早。其对策是:

1.在清晨起床前喝300毫升温开水使血液得以稀释。种保健方法被称之谓“内稀释”。

2.早餐后服一次抗凝血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减少血液的凝固性。

3.多吃有抗凝作用的洋葱、大蒜、生姜等蔬菜。

血压升高易诱发心脑疾病,服降压药要早。

寒冷的刺激,使外周小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大,血液涌向大血管。血液的“内藏”会促使血压升高,高血压者将不胜负荷,容易猝发心脏病和脑溢血。预防对策是:及时调整用药时间。根据生物钟用药学的研究,药效持续4~6小时的短效降压药在睡醒时服一次,下午2时后再服一次。药效持续12小时以上的缓释降压药,可在睡前和起床后各服一次,以便在血压上升前使降压药达到有效浓度。另外,早上起床血压可上升20%,为防不测,晨练宜缓。

心肌缺血,心脏病发病率高,用救心药宜早。

血压升高和高凝血因素会促使心肌缺血,而缺血的心肌在疲于奔命时容易猝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据统计,一年中1/3~1/2的心脏病是在冬季发作的。其对策是:1.适时增加心脏病用药。2.注意在清晨睡醒时及早服用一次复方丹参滴丸之类的冠心病用药,3~4小时后再服一次,增加上午的用药剂量和次数,因为上午猝发心脏病的危险,是24小时中其他时间的2~3倍。

感冒是百病之源,冬季防寒宜早。

气温骤降,冬季的感冒、气管炎比其他季节多,而这些看来是不起眼的小病又常是诱发许多疾病,特别是引发心脏病的重要诱因。其对策是:常用冷水洗脸,增强血管对寒冷的应变能力,并在听到大风降温预报时就开始防寒。

猜你喜欢

  • 皮肤莫名瘙痒需注意

    有很多人好奇说,皮肤瘙痒怎么就跟恶性肿瘤扯上关系了呢?其实皮肤的瘙痒有的时候确实是有一部分恶性肿瘤,它的一个临床表现,它被界定为这种副癌综合症,也就是恶性肿瘤的一种伴发症状。它是因为,有些恶性肿瘤细胞会产生一些组胺类活性物质,随着这种血液运

  • 反流性食道炎怎么调理

    那么如果长期的这种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得不到很好的救治的话,那么它会对食道黏膜造成损伤,继而与食道恶性肿瘤发病密切相关,它也可以被视为这种癌前病变,那么因为平时的临床工作当中接触的消化系统疾病比较多,尤其是这种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所以说

  • 心脏供血不足会有哪些症状

    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儿,一

  • 如何避免清晨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

  • 如何判断脾虚还是脾湿?该怎样调理?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