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卵子冷冻适合谁?

卵子冷冻适合谁?

最近,卵子冷冻的问题炒得沸沸扬扬,不少读者打来电话咨询卵子冷冻是否人人适合,如果需要又该怎么做?编辑特别约请了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辅助生育与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医师何方方对卵子冷冻的有关问题做了解答。

一般来说,年轻未婚女性在有可能损伤卵巢功能之前需要保留生育功能者可考虑冷冻卵子。比如: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手术、化疗或放疗有可能损伤卵巢功能;或接触某些可能损伤卵巢功能的工作,如:有可能长期大量接触某些放射线和放射线物质等;或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暂时不能生育,需在卵巢功能损伤或衰退之前将卵子冷冻以保留卵巢功能,待其有可能生育时再将冷冻卵子解冻受精后移植。另外,也有一部分人卵巢功能过早衰退而不能生育,需要别人的卵子。

那么,常规做试管婴儿的夫妇需要冷冻卵子吗?答案是常规做试管婴儿的夫妇一般是不需要冷冻卵子的。做试管婴儿的第一步是要打针促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取卵后全部进行受精,体外培养形成胚胎。根据卫生部文件精神,一次只能移植2~3个胚胎,多余的胚胎可冷冻保存。冷冻胚胎的技术业已成熟,而冷冻卵子的风险相对较大。故一般生殖中心均将多余的胚胎冷冻保存。

目前冷冻卵子在国内外都是热门话题。常用的冷冻卵子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程序冷冻法,一种为玻璃化冷冻法,这两种方法中究竟哪一种方法对卵子的影响更小,正在探索中。目前倾向于玻璃化冷冻法可能对卵子的损伤更小些。国外已有一些冷冻卵子成功的报道,国内亦有一些中心已经研究或正在研究卵子冷冻,但大都停留于动物实验。一来冷冻卵子的来源少,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需要冷冻卵子的患者很少;二来冷冻卵子的风险较大,成功率较低;第三对于冷冻卵子出生的婴儿尚缺乏远期的观察。

此外,如果要进行卵子的冷冻,首先要有适应症。也就是说事先要和患者说明为什么要冷冻卵子,有什么利弊,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将其卵子冷冻,待其需要时再解冻。未经患者同意,擅自将不需要冷冻的卵子冷冻作为科学实验是违反伦理原则的。

总之,任何医疗措施都是有风险的,因此一定要有适应症,要规范化进行。我们不提倡那种没有任何医疗指征,仅仅为了暂时不生育就盲目将卵子冷冻的做法,自然生育还是最好的。

相关链接:如何建立卵子库?

卵子库和精子库一样是关系到人类素质和子孙后代的大问题,需要一系列规范化管理的措施。目前卫生部尚未出台有关卵子库规范化管理的方案,但是已经出台了有关精子库的规范化管理的办法,比如:为了保证精子的质量,供精者在供精前要全面查体,包括各种性传播性疾病的检查,供精后将精子冷冻半年后再对供精者全面查体,如供精者仍正常,则这份精液方可使用。另外,一个人的精子如果已经使5名妇女怀孕,则这份精子不能再使用等,这些方法亦应作为卵子库的借鉴,但值得注意的是捐卵的过程要比捐精复杂得多,因此更要慎重。对于自愿捐卵者应详细说明捐卵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签署捐卵同意书。

目前,卫生部正在对全国范围内的生殖中心进行检查,各生殖中心要开展哪些辅助生育技术的项目,均要进行申报,并经专家组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

据了解,目前尚无一家生殖中心正式申报成立卵子库,卫生部也尚未批准任何一家生殖中心成立卵子库。

猜你喜欢

  • 夏季感冒怎么治最有效

    夏季感冒与其他季节不同,夏季呢,天气湿热,我们又喜欢在空调房里面吃西瓜、冰棍,这个时候容易形成外感风寒夹湿证。有个治疗暑湿感冒的方剂叫香薷散,出自《温病条辨》香薷九克,白扁豆、厚朴各六克煎煮。此方呢,在治疗暑热的同时,还能兼顾脾胃,祛脾胃之

  • 戊肝病毒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需提前进行预防

    所谓病从口入,戊肝病毒会通过被污染的饮用水、肉类、海鲜、蔬菜、水果等直接或间接的经消化道传播。大多数人呢,被感染后会出现恶心、疲劳、胃口不好、黄疸等症状。不干呢是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次它还会通过接触母婴血液等进行传播。而戊肝目

  • 黑白颠倒睡觉的危害

    近期多地疫情高发,很多人呢都在家居家隔离两周,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有些人就开始睡眠逐渐不规律了,白天睡,晚上呢熬夜,要么追剧,要么打游戏,有些朋友问我呢,这算不算熬夜啊,这个睡眠时间也够啊,我也没有整天都不睡,我要告诉大家,这也是熬夜的一种。

  • 头上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就分别给大家讲一讲,每个人他的病因不同,体质不同。第一种是湿热性出汗,这个患者体内湿气比较重,加上蕴久生热,这个热邪蒸腾这个湿气到达面部产生了出汗,那这样的病人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因为湿气比较重,可能总感觉头面部或者这个头发上湿湿乎乎

  • 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

    有些病人他会反反复复迁延不愈,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好几年。所以今天跟大家说一说这个病,西医通常会把它认为是维生素缺乏,但是很多患者我也问到了,就是补充了很多维生素,多种维生素B,族维C啊,都吃了很长时间,但是仍不见好转,病人才来寻求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