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敦煌民间灸法 产后馒头灸

敦煌民间灸法 产后馒头灸

敦煌医学世界闻名,《灸经图》为后世研究针法、灸法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在敦煌民间也有一些特殊的灸法流传。笔者在酒泉工作期间,经常有来自敦煌的患者提起产后馒头灸。去年有幸和来自敦煌的几位中医同仁交流后,将在当地民间流传的灸法——产后馒头灸,整理介绍给读者。

产后馒头灸是针对产后痹症的一种治疗办法。产后痹症主要是指产妇在产褥期间,由于风寒湿邪稽留,出现恶风恶寒,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关节活动不利,甚则关节肿胀等症状。又因为产妇明显怕风,稍有微风即感“寒风入骨”,所以民间俗称为“产后风”。究其原因是妇女在生产时,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风寒入侵,客于经络、关节、肌肉,致使经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作痛。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一旦“寒邪入骨”,筋骨与腠理闭合后,风湿寒邪不得排出,病邪长期滞留于体内,迁延难愈。民间素有“月子病,用针也挑不尽”,来形容该病之难治。流传于敦煌民间的馒头灸,针对产后体虚,风寒湿邪稽留等特点而设,颇受当地百姓欢迎。

适应症:产后痹症,辨证属产后体虚,风寒湿邪稽留阻络者。一般产后发病即可施灸,时间不必过于拘泥。

施灸方法

1.材料准备:①上等艾绒若干制成空心艾团数个。艾团如窝头状为空心结构,依据施灸部位可大可小。因施灸时如同一个馒头放在患者身上,当地百姓形象地称之为“馒头灸”。②艾灸器和艾灸圈的制作。艾灸器就是临床常用的艾灸盒,下面加一层纱网,防止灰烬落下烫伤皮肤。艾灸圈是取直径约20厘米的方形毡垫若干,依据艾团大小在其中心剪一个圆圈,每次需艾灸圈3~4个。

2.施灸方法:选定施灸的腧穴范围,在其上垫一合适的艾灸器,将制好的空心艾团放置其上点燃,随着空心艾团下面的温度慢慢上升,患者有灼烫感觉时,操作者将艾灸器轻轻端起,下面添加一个毡垫,小心放回艾灸器,如此反复,也可上下左右移动来回施灸,使皮肤发红、发热、发烫,直到艾团燃尽,放置另外一个艾团即可。每个艾团燃尽约需30分钟,一般每个部位1~2个艾团,可依患病部位和病情轻重而加减。每周一次,4次为一疗程。

3.施灸顺序:先让产妇取坐位,灸百会穴;接着俯卧位,取哑门、大椎、天宗、相关背腧穴、曲池、外关等穴位;然后仰卧位,取中脘、关元、足三里,也可依据患病部位选取相应的阿是穴。一般顺序是从头到脚,从脊柱到四肢,灸完后产妇会感到全身温暖舒服,甚至一周之内都觉得背部及腹部热乎乎的。

灸后调护:灸疗所需时间较长,通常在产妇家中进行,因此需做好保暖措施。可依据患者病情,配合益气养血、祛风除湿的中药,用纱布包好,装进乌鸡腹内,炖40~50分钟,灸前一小时服下以助灸力,提高疗效。(毛忠南 刘丰萍 刘吉丽)

猜你喜欢

  • 治肛周脓肿验案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刘某,男性,44岁,因肛门块物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月来院就诊。自诉两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

  • 一贯煎治疗痤疮体会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

  • 鬼箭羽忍冬藤外用治药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杀虫。《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

  • 脾胃治疗不可忽视“脾阴”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

  • 《本经》桔梗功效释义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桔梗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本经》云其味辛微温,与现在的认识不同。就其味而言,现认为以苦味为主,兼有辛味。就其药性而言,也与之相左,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