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我国首家回族药研发企业揭牌

我国首家回族药研发企业揭牌

中广网固原3月26日消息(记者廉军)昨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清水河工业园区热闹非凡,我国首家回药研发企业在这里揭牌,标志着我国回族医药开始振兴。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政府主席马启智、政协主席任启兴等参加揭牌仪式并剪彩。

宁夏伊正回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回族医药学专家杨柏涛先生介绍说:“做为我国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回族医药的发展,起于隋唐,盛于晋元,衰于明清。但无论是回医先贤的巨著《海药本草》,还是后人编纂的36卷本《回回药方》,其丰富的内容和极高的学术价值都不亚于《本草纲目》。”

作为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医药文化在明末清初的回族人口分散迁移的过程中,也逐渐随之散佚。但有关振兴回族医药事业的思考与尝试从未中止。

1986年秋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西安组织召开了全国回族医药学术研讨会,我国中医学界的众多资深专家出席了会议,提交了一大批长期“潜水”的回族医药学论文,并提出了振兴回医回药的许多真知灼见。

1995年8月,在自治区卫生厅的支持下,杨柏涛与一批回族医药研究同行者开办了固原地区中医研究所。这是宁夏首家民办性质的回族中医药研究机构。

近10年来,以单于德为首的回族医药学研究的学者们搜集梳理了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理论探索和临床实践,四部回族医药学专著也在宁夏卫生厅的支持下出版了。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文献整理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四部专著第一次构建起一个回族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框架。与此同时,四部回族医药学专著:《回族医药学简史》、《回族医学奥义》、《中国回族医药》和《回药本草》也于今年出版。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文献整理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四部专著揭开了回医回药发展史上新的一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宁夏南部山区中药材资源丰富,其中以六盘山地区为首的中药材主产区内就分布着各种野生中药材420余种,全国重点普查的药材中,原州区就有85种之多,中药材人工种植基地也渐上规模,仅原州一区的种植面积就达6万余亩。但是,本地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制药企业,主要依赖于各收购公司与种植户实现订单化的产业对接,使得中药材产业始终受制于市场行情的上下波动,产业链条一直难以稳固。

如今,发展回族医药产业将列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回族医药事业做成宁夏独有的品牌,走振兴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产业化之路。

宁夏回回药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我国首家回药研发企业,投资5000多万元。公司立足宁夏六盘山区纯正的中药材资源、以深厚的回族医药理论为指导,集回药新药研发生产和清真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为一体,欲打造与藏药、蒙药、维药并驾齐驱的全国回药品牌。该厂前期工程将于今年年底竣工,投产后年加工柴胡、黄芪等中药材饮片800吨,生产回药和清真保健食品片剂1亿多片,胶囊1亿多粒,颗粒1000多万包,可带动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5万多亩,成为我区六盘山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

陈建国在揭牌仪式上说,固原发展慢就是因为缺乏工业企业,衷心希望宁夏回回药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能够做大做强。马启智也表示,宁夏回回药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个好项目,企业看得准、办得好。

猜你喜欢

  • 表里两解治内热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

  • 滋肝肾愈中风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储菊花,女,74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晨起即感右侧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邪,口角流涎,继之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卧床不起,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证由血虚气弱,络脉空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

  • 自拟方治慢性盆腔炎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慢性盆腔炎常伴发月经失调、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在临床治疗中,宜疏导调理,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络。笔者在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收到良好效果。方剂组成:柴胡9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9克,红

  • 龙胆泻肝汤治酒毒性阳痿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任某,40岁,农民工。2009年9月10日初诊,在外打工两年,常干重活累活,平素以酒解困,渐致性欲淡漠,阳事举而不坚,或不能完全勃起,时或头晕。回家与妻子圆房很不如意,自行购买雄狮丸、男宝、回春丹等强壮药,服

  • 急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胆囊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80%~95%的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结石引起;另有10%左右的患者并无胆囊结石,而是因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所致,称为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本病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