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番石榴叶抗轮状病毒研究进展

番石榴叶抗轮状病毒研究进展

轮状病毒(RV)是世界各地婴幼儿非细菌性腹泻最主要的病毒病原。但目前对于由RV引起的婴幼儿的感染性腹泻尚无特异性疗法。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在临床应用番石榴叶治疗小儿RV肠炎疗效确切,体外实验证实番石榴叶对RV有抑制作用的基础上,进行了体内抗RV的实验研究,发现番石榴叶可以促进小肠对Na+、糖的吸收,促进小肠分泌S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对小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能直接抑制轮状病毒的复制,为该药治疗腹泻提供了依据。

研究人员将4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简称正常组)、感染对照组(感染组)、番石榴叶治疗组(番石榴叶组)、病毒唑治疗对照组(病毒唑组)。除正常组外均用RV病毒灌胃两天。在第3天小鼠出现腹泻、水样便、少食等症状后,番石榴叶组给予番石榴叶、病毒唑组给予病毒唑灌胃,每天2次,连续7天,4组均不给予其他药物治疗。

另取4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组、感染组、病毒唑组和番石榴叶组。除正常组不用病毒灌胃、感染组用病毒直接给小鼠灌胃外,其余两组均先用番石榴叶与病毒唑各l毫升分别与病毒悬液混合1小时后灌胃,每次l毫升,每天两次,连续两天。

分别观察小鼠给药前后大便次数和性状、食欲、活动及其他体征,用药前后检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感染后测大便中Na+、糖含量及SIgA含量,并观察肠组织病变。结果表明,番石榴叶组腹泻减轻,死亡率降低,可减少模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与病毒唑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研究人员介绍,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病毒侵袭小肠黏膜,黏膜上皮细胞受累,绒毛缩短、变平,绒毛顶部的柱状上皮细胞丧失,其正常的刷状缘被隐窝部无刷状缘的立方形细胞所取代。这些不成熟细胞含双糖酶少,因而造成小肠双糖和D—木糖吸收不良。葡萄糖协同促钠转运功能也受到影响,使小肠吸收葡萄糖和钠的能力下降,同时影响氯的吸收,因此粪便中钠和氯的含量比正常高,使水分大量积聚于肠腔内,引起水样腹泻,故进食加重腹泻,收敛止泻药物无效,急性期口服补液吸收欠佳。SIgA是局部黏膜的重要防御物质,对许多病毒、细菌感染起“局部免疫”的作用。

番石榴叶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干燥叶及带叶嫩茎,性平味甘涩,人脾、胃、大肠、肝经。功用收敛止泻、消炎止血,主治泄泻。在我国广东、广西民间多用于治疗人、畜腹泻,效果好。番石榴叶治疗急性腹泻有止泻快、缩短腹泻病程、降低粪钠、粪糖含量和促进粪中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的作用。其含药血清体外可增强MA—104细胞抗轮状病毒感染的功能,可以降低轮状病毒的毒力,降低其感染能力。随浓度的增高,对轮状病毒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研究人员认为,本实验中番石榴叶的各项指标都比对照组明显要好,推测番石榴叶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黄酮类化合物的Ca2+拮抗作用有关。实验结果表明,番石榴叶对小肠黏膜有保护作用,对黏膜损伤有修复作用,可促进小肠对Na+、糖的吸收,能使小肠刷状缘受损细胞再生,绒毛恢复正常。其促进小肠分泌的SIgA,具有局部免疫的功能,抑制了病毒对小肠的侵袭。

猜你喜欢

  • 胡颓子叶别名和它的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其另一个解释名词,就像人一样,有大名也有小名,胡颓子叶也不例外,它也有着另一个名字,胡颓子叶是什么呢?胡颓子为大型常绿灌木,株高可达4m,通常具刺,胡颓子的花着生在叶腋间,每腋生—3朵,花期9—11月,来年5月份果实成熟,果熟后

  • 哺乳期能用华山参滴丸吗?

    女人在哺乳期间,用药,选药时会很小心,那么,哺乳期能用华山参滴丸吗?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当哺乳期妇女用药的时候,往往只着重考虑药物是否影响乳汁分泌,很少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或者根本不知道哪些药物对婴儿有影响。事实上很多药物可随母亲乳汁

  •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皂角刺,俗称为皂角针,是皂荚树表面的棘刺。皂角刺是一种应用非常普遍的中药,性温,皂角刺的功效和作用是具有排毒和祛除淤肿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皮肤脓肿,此外皂角刺还有很好的抗癌和抑制癌细胞活性的作用。【小便淋闭】皂角刺9克,金钱草、车前草

  • 婆罗门皂荚的功效与作用?

    婆罗门皂荚是一种大家很熟悉的药材,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和功效,在很多疾病中是治愈的关键,下面让大家一起深入的对婆罗门皂荚进行更多的解读吧!【别名】 忽野檐默、阿梨去伐、波斯皂荚(《酉阳杂俎》),阿勒勃(《本草拾遗》),清泻山扁豆(《国药的药理

  • 生活中的皂荚树有什么作用呢?

    以前听说,人们是用皂荚树的果子来进行清洗东西的,一直觉得非常的神奇,很想知道皂荚树到底有什么作用?皂荚,又名皂角树,是我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属树种之一,生长旺盛,雌雄异株,雌树结荚能力强,皂荚果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