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春天,当心老年人得流脑

春天,当心老年人得流脑

杨峰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人们往往认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儿童易患的传染病。殊不知,流脑也会侵袭老年人。如果掉以轻心,常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流脑险在何处

由于老年人各脏器逐渐老化,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力下降,一旦感染了脑膜炎双球菌后,细菌可以从呼吸道侵入血液,在血液里大量生长繁殖并释放出内毒素,极易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出现休克等险情。细菌随血液透过血脑屏障进入颅内,引起脑膜、脊髓膜化脓性改变,颅内压力升高。病情严重的还会造成脑实质的损害,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因呼吸衰竭而丧生。

老年人患流脑有何特点

老年人患流脑与儿童患流脑不大一样,儿童患流脑的发病高峰多在三四月份,老年人患流脑则稍滞后,多在四五月份,发病年龄多见于60~65岁,女性多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从临床症状上看,多数老年病人病情发展较慢,症状不典型,早期症状很轻,无特异性。常见的有咽痛、头痛、头昏,轻咳、食欲减退、低热等症状,易被当成一般感冒而忽视。也有的流脑来势凶猛,病人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意识障碍、脉搏缓慢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尤其是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疾患的老人,易被误认为是发生了中风,如延误治疗,常因并发脑疝而死亡。

老年流脑患者身上的瘀点或瘀斑不像儿童那样典型,瘀点和瘀斑数目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不等,瘀斑小,与儿童大片瘀斑不同,—般分布在躯干、臀部或下肢。由于老年人皮肤老化、长有老年斑及针尖或绿豆大小的红色血管瘤,如不仔细观察,很容易被忽视。所以,应仔细检查分辨,及时做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得了流脑怎么办

老年人患流脑一经确诊,应尽快住院隔离治疗,合理使用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物;对出现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的病人,要反复静滴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防止发生脑疝。同时,加强护理,重视并发症的防治。

如何预防流脑

老年人平时要坚持适度的运动,增强体质,乐观开朗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抵御病菌侵袭;生活规律,不妄作劳,按时作息,保证睡眠;根据天气变化来增减衣服,防寒保暖;老人住室应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洁净,温度湿度适宜,并做到勤晒被褥、勤换洗衣服;饮食上注意营养,常吃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大蒜、洋葱;在流脑流行季节尽量不串门,不去公共场所;如接触过流脑患儿的老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方新诺明、利福平等药,或用蒲公英30克、板蓝根15克,野菊花、藿香、佩兰各10克煎服,这对预防流脑有较好的作用。

猜你喜欢

  • 晒太阳要多晒背

    晒太阳晒背。背部呢有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反应脑,髓,肾的功能。晒太阳可以振奋督脉经络,帮助我们温通气血,对身体养生很有帮助。

  • 汗法适用于什么证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

  • 养生情绪很重要

    《三因极》讲,人得病有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逆,恐则气下。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啊,消化功能异常,要么呢喜欢暴饮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饭

  • 夏季养生勿发怒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

  • 易疲劳免疫力差怎么办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