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生清熟补说地黄

生清熟补说地黄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入药有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3种,虽属一物,然因采制不同,而功效迥异。鲜者即采挖后洗净直接应用;干者即将鲜者晒干或烘干,使其内部干燥而颜色变黑,通体柔软;熟者即将干者拌黄酒反复蒸晒,直至内外黑润为度。

地黄最早载于《本经》:“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名医别录》曰鲜地黄“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不安、胎不落,堕坠踠折,瘀血留血,鼻衄吐血,皆捣饮之”。《药性论》曰干地黄“补虚损,温中下气,通血脉,治产后腹痛,主吐血不止”。《日华子诸家本草》亦云:“治惊悸劳劣,心肺损,吐血,鼻衄,妇人崩中血晕,助筋骨。”《本草纲目》云: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本草从新》亦云:“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

鲜地黄性味甘苦、性寒,功能清热凉血,生津止渴,主治温病伤阴,大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衄血,虚劳骨蒸,消渴便秘;干地黄性味甘苦、性平,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治热病伤阴,消渴便秘,心烦失眠,虚劳咳嗽,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熟地黄性味甘,性微温,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多梦,潮热盗汗,腰酸腿软,视物昏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月经不调,崩漏下血。凡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药理证实干地黄有强心、降血糖、消肿抗炎、止血、保肝、抑菌、抗肿瘤及皮质激素样免疫抑制作用;熟地黄补血作用与骨髓造血系统有关,所含的铁、磷、钾、铜等微量元素促进造血,对炎性肉芽囊肿有明显抗渗出、抗增生作用,还有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

自从宋代钱乙将张仲景“金匮肾气丸”去肉桂、附子,改为六味地黄丸之后,衍生出许多以“地黄丸”命名的成药,如麦味、杞菊、知柏、明目、归芍、参麦、滋阴地黄丸等。药理研究证实,六味地黄丸有以下功用:一是有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二是能改善神经系统、性腺功能障碍;三是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减少心肌胶原沉着、减轻主动脉壁脂质沉着;四是提高实验动物血钙、磷含量,抗佝偻病;五是显著降压、镇静、利尿,改善肾功能;六是促进肝糖元合成,有利于加强肝脏解毒功能;七是显著降血糖,使红细胞糖代谢恢复正常;八是诱生干扰素,提高免疫功能;九是具有双向调节功能;十是调动人体抗癌能力,扶正祛邪有助于防治癌症。(洪文旭)

猜你喜欢

  • 中药古方平胃散

    女, 35岁,自述脘腹胀满不适,食少纳差口淡,只有恶心的临床表现,自觉身体沉重。大便的情况呢,患者的描述是大便溏薄,再来就诊的时候再详细问了患者,除了有这样临床表现,我们看到的舌脉,舌苔白厚腻,脉是一个缓的,那这个病人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其

  • 治疗风邪头痛的方子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分享一首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川芎茶调散。那么川芎茶调散主要解决的就是外感风邪,从我们这儿看的病因来说,它的病因很简单,就是风,当然我们也知道风多兼加的就是寒和湿,那么我们这个地方的病因其实最最主要的就是风邪了,所以

  • 睡觉打呼噜是身体哪里出现问题了?

    我之前接诊过一位这样的患者,男性, 49岁,体型肥胖,他的问题就是睡觉打呼噜特别响,并且已经十余年了,吵得身边人根本睡不着,到后来他开始是不是被呼噜憋住,甚至被自己的呼噜憋醒,到了第二天出现就是我们这儿提到的头晕乏力,患者还有记性不好的表现

  • 更年期抑郁症如何调解

    那我们今天就就着这个问题跟大家一起聊一聊。更年期是指女性到了一定年龄以后,那么这个年龄阶段一般是指45到55岁之间,由于生理状态的改变,大脑垂体神经,内分泌激素随之改变,从而引起了情绪,躯体认知等方面的改变。那么更年期的表现都有哪些呢?首先

  • 中医治疗肺结节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的女性,既往,她就有这种恶性肿瘤的家族史,所以说,她每年都定期的体检,那么在2020年年末的时候,她体检就发现肺脏的多发结节,较大的那个,已经达到了直径0.9厘米,所以说,她自己就非常的担心。那么她就来找到我,说通过中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