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冬令进补四大误区

冬令进补四大误区

冬至刚过,很多人开始设计自己的冬令进补方案。据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魏睦新教授介绍,冬季是一年中最容易通过调补来补偏救弊、强身健体的季节,然而他在日常接诊中发现,不少人在冬令进补上存在四大常见误区。

误区一:体质不虚也大补。不少老人吃了补品,反而觉得心烦意躁,安定不下来,甚至出现鼻子出血等现象。「这往往是滥用补品所造成的。」魏睦新表示,「补」要对「虚」,如人参补气、当归补血、燕窝养阴、鹿茸温阳,各有所长,但针对的是虚症体质,不「虚」者补了往往适得其反。

误区二:不辨类型随意补。一些人一有头晕、乏力、氣短等症狀就想大補特補;一有病就要讓醫生開補藥調理;一到冬季就盲目地吃膏方進補,根本不管是否可以進補或有無必要進補。專家表示,虛的人可以補一補,但男女老幼可能需補的因素不同,因爲他們的體質一般不同。更爲重要的是,體「虛」本身有不同類型,不能一概而論,須辨陰陽,陰虛補陰、陽虛補陽。

誤區三:名貴藥品能大補。專家表示,中藥的價格只是反映了供求關係。通俗地講「物以稀爲貴」,不是越貴就越補,更沒有吃一補百的事。以冬蟲夏草爲例:中醫認爲,冬蟲草只入腎、肺經,也就是說只補腎和肺,只對腎虛病人(常感疲勞者)、免疫力低下者(經常感冒發燒的人)、肺氣虛者(常感冒、一受凉就咳、說話細聲細氣的)效果明顯,但是這種上萬元一斤的冬蟲夏草的實際效果,與十幾元錢一斤的枸杞子、麥冬幷沒有太大的差別。

誤區四:藥補不如用食補。食補歷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爲食補安全,一般沒有副作用,也不需要懂得太多的醫學知識,容易掌握;另外服食方法多樣:燉、煮、蒸和煲湯,任憑自己的口味,在進行滋補調養的同時,還可享受美味佳肴。因而食補深受人們的喜愛。但專家指出,食補也具有局限性,對于有明顯虛弱症狀或有疾病的人,還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補,因爲食補營養價值較高,而藥補調整機體陰陽平衡作用較强。

猜你喜欢

  • 扭脖子咔咔响是什么原因

    扭脖子的时候发出响声,就是所谓的颈椎弹响,一般有四种原因会出现这样的弹响。一、颈椎关节间有小气泡。如果人体关节间的滑液之中存在气体的话,那我们扭转脖子时气体就会快速释放形成气泡,就有了我们听到的咔咔的声音。二、肌腱韧带与关节摩擦。长时间低头

  • 上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体质问题有的人天生体质偏热,所以比体质偏寒的人来说更容易上火。二、饮食问题,平时经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油腻的食物,或者长期进食补阳之品,损伤阴液,容易上火。三、作息问题以及情绪因素,熬夜伤阴,烦躁易怒亦伤阴,两者也会导致上火。上火的原

  • 睡前泡脚的好处和坏处

    很多朋友睡前泡脚的习惯,在中医体系中,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白天阳气较盛以满足人体的正常活动,而夜晚亢奋了一天的阳气要慢慢地潜到阴分里,这样才可以好好休息。所以在晚上泡脚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加快脚部的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的新陈

  • 烧心是什么原因?

    烧心很多人都经历过,吃多了油腻辛辣,比如火锅或者撸串会觉得心口中火辣辣的烧。那么问题来了,烧心烧的真的是心吗?其实并不是,烧心烧的并不是心脏,也不是胃,而是心脏后面的食管被胃酸烧了。胃本身就是产生胃酸的器官,有保护粘膜,可以耐受胃酸,但食管

  • 干耳屎和湿耳屎的区别

    耳屎医学上叫耵聍,耵聍分为干耳屎和湿耳屎。在空气中干燥后,橙黄色薄片状称为干耳屎。有的耵聍状如粘稠的油脂,称为湿耳屎,俗称油耳。干和湿并无好坏之分,均为生理现象,如果你是油耳可能是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一、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有一个人有油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