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小儿夏季热 中医有优势

小儿夏季热 中医有优势

小儿夏季热,属于中医“暑温”的范畴,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发热性疾病,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小儿,是我国东南及中南部地区小儿多见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有长期发热、口渴、多尿、汗闭或少汗,因病发于夏季暑热之时故名。

对小儿“夏季热”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而用中药防治本病效果较好。本病病机属外感暑热,气阴两虚,治疗上宜用甘淡微寒之品,清暑益气养阴。脾失健运的,当健脾益气;挟湿者兼以化湿和中。忌苦寒直折,以防化燥伤阴;慎用温补,以防助热。临床常见证型有暑伤肺胃、暑湿中阻等,现就其治疗简述如下:

暑伤肺胃型:主要表现为身热持续不退,神疲肢倦,烦渴喜冷饮,脉虚无力。治宜清热解暑,益气生津。

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西洋参9克,石斛9克,麦冬9克,黄连3克,竹叶6克,荷梗9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9克,西瓜翠衣12克,水煎服。无汗或汗出不畅加薄荷、豆卷疏表清暑。胃热偏盛,烦渴引饮,身热面赤,舌苔黄燥,脉数无力者,用白虎汤合王氏清暑益气汤。

暑湿中阻型:主要表现为身热持续不退,汗出不畅,头重脘痞,烦渴饮冷,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濡数。此为热重湿轻,治宜清热祛暑,兼以化湿。

方用白虎加苍术汤加味:石膏30克,知母12克,炙甘草3克,粳米12克,苍术9克,藿香9克,佩兰6克,芦根12克。若身热持续,汗出不畅,胸闷纳差便溏,小便清长,苔白腻,为湿重热轻,治宜芳香化湿,理气和中,方用藿佩六一散加味。病久致脾胃虚弱者,加白术、党参、茯苓、葛根等健脾益气,和中化湿。

根据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本病属本虚标实,故治疗时须注重维护阴津阳气,顾护脾胃功能,即挟其他因素,仍当以此为原则。(王海亭)

猜你喜欢

  • 中药是空腹喝还是饭后喝比较好

    首先对于补益类中药,最好是饭前服用,有利于吸收。通肠润便的药可以空腹服用,有利于清除肠胃的积滞。而对于消化药和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最好是饭后服用,因为这个时候胃中存在较多的食物,药物和食物混合可以减轻药物对胃的刺激。其实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

  • 脱发是病吗?

    我们中医讲发为血之瘀,就是头发与血有关系,为什么好多这个血虚的病人会引起脱发,血虚的话,对我们这个这个头发的营养达不到就会脱落,最常见的熬夜的病人,看看平时这个门诊上的白领,这女同志会多一点,这个熬夜心情不好,时间长了,头发脱落,不是完全脱

  • 打呼噜是病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打呼噜比较多的是胖人,因为好多胖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噜。打呼噜就是我们睡觉时,坐着时气道是通畅的,躺着时腺样体盖住气道了,轻的话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话,我们医学上叫睡眠障碍综合征,严重的人睡觉的时候都能憋醒

  • 中药太苦可以加糖吗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药引子起什么作用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