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老人饮食薯第一

老人饮食薯第一

王海亭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眼下,正是红薯大量上市的季节。红薯又称白薯、番薯、地瓜等,为旋花科一年生植物,我国许多地区都种植红薯,有的地区几乎把红薯作为主食。特别是烤红薯,糖分经焦糖化作用释放出的香甜美味更是诱人。

祖国医学认为,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山药,久食益人,为长寿之食”,可见红薯早就被祖先认识。现代研究表明,红薯营养突出的是含有大量黏液蛋白,它对人体有特殊的保护作用,能保持人体动脉管壁的良好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皮下脂肪,避免肥胖。还能防肝肾结缔组织萎缩,预防胶原病的发生,它还能保持呼吸道、消化道、关节腔和浆膜的滑润。红薯还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其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含量比大米、面粉要高,维生素C含量可与柑橘相比,这对保护皮肤和美容都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红薯属碱性食物,有利于维护血液的酸碱平衡,常吃红薯对于促进老人身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红薯所含淀粉的纤维素在肠道内可吸附大量水分,增大粪便体积。这既有利于防治老年性便秘,又能减少肠癌的发生。医学专家认为,常吃红薯有利于防止多种老年性疾病的发生。

对于需要控制体重及血糖的人群来讲,薯类虽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但过多食用,还是会转变成能量蓄积在体内,引起肥胖。因为淀粉虽然在小肠内不被消化,但进入结肠后在肠内细菌酵解下生成的短链脂肪酸,仍可供给机体一部分能量。所以,薯类的摄入并非多多益善,故要控制薯类的摄入量,并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取。胃肠功能差的人也要控制摄入量,不要多吃,甚至要避免食用,以免引起泛酸、胀气等不适。

烹调方法上,如采用油煎、油炸方式制成的薯片、薯条,人为增加脂肪含量,而且油炸时高温环境下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此时薯类就失去其原有的营养特色,变成高脂高能量的不健康食品,应尽量少食。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新颖的烹调红薯方法:

红薯发糕

取红薯粉1000克,面粉300克,白糖300克,苏打8克及适量温开水调拌均匀,发酵完全后放入蒸笼内用大火蒸熟。离火晾至温热程度时,在其表面适当涂抹香油,撒上青红丝、芝麻,切块食用。若配料时适量增加些食用色素、红枣等,则成为花色发糕或红枣发糕,其色好看,亦松软可口。

红薯葱饼

将红薯洗净蒸熟,去皮后捣成糊状,加等量的面粉和适量的温水、葱、花椒面、食盐等拌匀,做成手掌大小圆饼,放进平底锅,用油烙熟即成。该饼色泽金黄,葱香扑鼻,口感甜美。

红薯烧饼

用发酵好的红薯面团,涂上少许油,做成饼状,面上刷上饴糖水,撒上芝麻后置烘炉或炒锅内烤熟即可。

红薯丁汤

红薯适量洗净,去粗皮切成小丁块,锅热后淋入植物油,倾入丁块爆炒后,加水煮熟红薯。起锅前加入盐、味精、少量猪油,撒上葱花,淋上麻油即可。

红薯鸡蛋饭

大米、红薯各250克,鸡蛋4只,素盐、素油各适量。先将大米、红薯块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烧沸后改用文火焖熟,再将鸡蛋打入锅内加入少许精盐,倒入热油锅内翻炒成块,后将焖好的红薯米饭拌均匀,即可食用。

猜你喜欢

  • 三甲散治肝硬化腹水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膀胱咳验案一则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小儿心力衰竭诊疗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明辨虚实治寒热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血府逐瘀汤治夜间烦热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