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射干麻黄汤应用体会

射干麻黄汤应用体会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射干麻黄汤组成:射干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约合现代的25克),半夏半升(约合现代的65克),大枣七枚。

咳而上气,是咳嗽与气逆而喘,此喘鸣声像是喉中有一种水鸡鸣叫的声音,如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较严重咳嗽气喘病人的喉中痰鸣声,是痰阻气道,痰气相击造成的。射干麻黄汤临床上主要用于外寒内饮的“寒咳”,如咳嗽咳痰,色白清稀量多,背部寒冷等,特别适用于痰气互结,肺气上逆所致咳嗽喘急,排痰困难,喉中痰鸣较为明显的病证,这个方子对于外寒较轻,内在的痰饮较重,饮重于寒,或没有表证的咳嗽痰喘都可以应用。

射干麻黄汤实际上就是小青龙汤去桂枝、芍药、甘草、干姜,加射干、紫菀、款冬花、生姜、大枣而成。方中射干消寒痰,散结气,降逆气而主咳逆上气。射干配伍麻黄主要是温化寒痰所致的气逆咳喘,消除咳而上气,痰气互结而产生的喉中痰鸣如水鸡声。半夏、细辛温化寒饮,涤痰降逆气。紫菀、款冬花为《神农本草经》的中品,温而不热,润而不燥,寒热皆宜,是温化寒痰常用的对药,紫菀化痰力强,款冬花止咳力胜,紫菀专能开泄肺郁,定咳降逆,款冬花顺肺中之气,又清肺中之血,二者常相须为用。用生姜在于宣散表邪,散水气,因为去掉桂枝以后,生姜还有一定的发散外邪作用,同时也能散水气。五味子酸收肺气,收敛麻黄、细辛之过散,大枣安中扶正,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止咳、化痰、平喘、散寒之功。

病案举例

陈某某,男,1岁零8个月。2010年10月20日初诊。半月前,患者受凉感冒发热,肌注退热针2天,热退后出现咳嗽,继之喘息,喉中有痰鸣声,不吃饭,阵阵哭闹不安,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医院诊为喘息型支气管炎,静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细辛脑7天,效不明显。诊见:精神差,阵阵咳嗽、喘息,夜间咳嗽、喉中痰喘较重,无发热,纳差,无汗,二便可,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腻滑,望食指络脉浮露暗红,未超过风关。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喘鸣音和痰鸣音。辨证为少阴、太阴合病,兼太阴痰饮上逆之证。方拟射干麻黄汤加味:射干6克,炙麻黄6克,细辛3克,冬花6克,清半夏6克,紫菀6克,五味子6克,茯苓6克,干姜6克,红枣3枚(掰),生姜6克。3剂,日1剂,水煎取汁1日分数次服完。

二诊:咳嗽、喘息痰鸣明显减轻,欲食,哭闹明显减轻,继服2剂,痊愈。

按:本案患儿因外感治之不当,表证未罢,里又停饮,泛而为痰,寒饮郁肺,痰阻气道而为诸症。故方拟射干麻黄汤解表散寒,降逆化痰止咳。加茯苓“主胸胁逆气”(《神农本草经》),以加强化痰饮、降逆气之功。加干姜是因为患儿夜间咳痰喘较重,又不欲饮食,为阳虚饮重之象,干姜既能温中阳,又能温上焦肺阳而散寒化饮,加之使寒饮化,不致上逆则咳喘止。由于小儿喂药困难,可以想办法频频喂服,一天之中能将1剂药服完就可以达到目的。

猜你喜欢

  • 打呼噜是病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打呼噜比较多的是胖人,因为好多胖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噜。打呼噜就是我们睡觉时,坐着时气道是通畅的,躺着时腺样体盖住气道了,轻的话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话,我们医学上叫睡眠障碍综合征,严重的人睡觉的时候都能憋醒

  • 中药太苦可以加糖吗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药引子起什么作用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

  • 手脚冰凉吃什么食物调理

    姜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剂,殊不知姜对于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脚容易凉,不妨在做菜煲汤的时候多放点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还可以放些红糖与生姜一起煮,经常饮用可以起到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生姜1两+

  • 有湿气的几种症状

    一、脚气频发,体内湿气太重的时候,湿气容易聚集在身体的下部,湿气重的时候,体内的湿邪就常沿着经络下至足底的部位,从而引起脚气病。二、便溏如水,湿气重的人大便的形态一般都不正常,夹带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烂软如泥,气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