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浅谈逆行静脉穿刺的临床体会

浅谈逆行静脉穿刺的临床体会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也是进行治疗和抢救病人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能更“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入到病人体内,是每个护理工作者应该掌握和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是检验和衡量一名专业护士静脉穿刺业务水平的体现。通过多年的护理工作,笔者在静脉穿刺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技巧,现与同行共同探讨提高。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静脉穿刺对象为一些老年慢性病病人,因其慢性病长期反复发作,使得患者的血管产生硬化、循环障碍、弹性差,且血液淤滞粘稠度高、通透性增大,给临床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难度。选择40例,随机分两组,第一组20例,行常规法穿刺95次;第二组20例,逆行穿刺105次。两组均使用5~7号针,其它无特殊要求。

1.2方法

选择手足背末梢浅静脉处行穿刺。逆行穿刺与传统顺行穿刺不同之处是穿刺方向不同。逆行穿刺针头沿指趾离心方向刺入,见回血后放平针梗常规固定。顺行穿刺是向心方向刺入。

1.3结果

通过对40名患者前后穿刺作比较,前者成功率90%,后者成功率93.5%。

2讨论

由于一些血容量不足者及老年病人因血液循环不畅或经长期反复多次的穿刺治疗后,致使一些常用的静脉遭受严重的破坏,采用传统的顺行穿刺法成功率不高,而采用逆行穿刺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其优点如下:

(1)手足背末梢浅静脉有很好的网状结构,当液体在静压下输入人体时,这些网状静脉血流可迅速到达静脉吻合支,并通过深静脉回流入心脏,回流也非常快,这样就使得滴速不受影响。

(2)一般情况下,血液在静脉管腔中呈向心方向流动,通常在行静脉穿刺时,按传统的操作方式将针头沿静脉顺行刺入(进针的方向与血流方向一致),由于物理作用血液是不易流入针管的;相反,针头如沿静脉作离心向刺入(逆向),此时进针方向与血流方向相反,当针头穿破静脉管壁时,受静压作用血液则能更容易更快冲入到针管中。

行传统的顺行穿刺方法对于手足背下二分之一指趾,末梢浅静脉的部位和靠近关节等处穿刺时由于进针部位短,静脉血管表浅、细小、弯曲且进针后不易固定,常出现易渗现象而导致穿刺失败,而采用逆向穿刺后便能克服这一难点,当针头沿血流向作逆向穿刺后回血速度快,进针部位长且易于固定,穿刺时只需进入针梗长度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而且流速不受影响。

(3)逆行穿刺法使得在原有的传统穿刺基础上可选择的范围增大,同时操作也更加方便,固定牢靠不易渗漏。

(4)减少患者因多次反复穿刺失败带来的痛苦,同时也为及时抢救病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

3总结

通过以上二组穿刺病例的对比,对于静脉遭受严重破坏,采用传统的顺行穿刺法成功率不高时行逆向穿刺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实践证明,此法切实可行。

猜你喜欢

  • 饿久了就不饿了,到底是因为什么?

    人饿的原因啊,是因为我们血液里面的血糖浓度减少,进而人体的体内的一些正常的生理反应,那么人就会感到饥饿,正常的情况下,人应该补充食物,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补充食物,人就会感到越来越饿,就好比车没油了,我们需要去加油才能开车,同样道理,胃里没有

  • 气血亏虚,先补气还是先补血?

    这是一个46岁的女性患者,她来的时候啊,主要症状就是这个,偏瘦,身体还特别困窘,每天觉得昏昏沉沉的,然后自己感觉呢,身体就是特别发凉,然后乏力,还容易紧张啊,入睡难,多梦,头昏昏蒙蒙的啊。眼睛他自己感觉是有点肿,但是不是明显浮肿那一类。然后

  • 脾胃不好,中医常用这三种方剂,看看适不适合你!

    那么首先第一个呢,就是四君子汤,我们叫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中医补气虚的啊,在方剂学当中,补气虚的第一方就是生猪、茯苓、甘草四味药,那么这个可以补人体气虚,这里边呢,我要跟大家说一个是中医这个补气呀和祛湿的关系,一般来说,气虚容易生成湿气,湿

  • 肝郁脾虚反反复复,用药没效果,看看老中医怎么调理!

    这个患者呢,是一个50多岁的一个女性,她来的时候跟我说,就是这个体质状况,就是怕冷,乏力,有时候打嗝嗳气,有时候呢还有胸闷,总爱跟这个女儿生气,这母女俩也总吵架,晚上呢失眠,她这个。情况啊,他之前呢,到那个诊所去看过中医,也吃过一段时间中药

  • 手脚冰凉,肚子总咕噜噜响怎么回事?

    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临床案例,这是一个女性患者, 59岁,她的主要症状呢就是口粘腻,口渴口干,颈肩腰痛,还有那个大便粘呢,肠子咕咕响,怕冷,移动的呢就汗出,入睡困难,多梦啊,有时候经常做噩梦,眼前还有飞蚊症,容易眼睛流泪,还有手指麻,手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