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夏季祛暑第一方——林妹妹的解暑汤香薷饮

夏季祛暑第一方——林妹妹的解暑汤香薷饮

吴潇湘

七月流火,烈日炎炎,这样的酷暑之下,娇滴滴的林妹妹自是不堪承受。因而只去了一趟清虚观打醮看戏,回来就中暑了。

黛玉中暑,半缘心事半缘暑热。清虚观中,不知好歹的张道士给宝玉提了门亲事,虽遭贾母回绝,黛玉听后心里总是颇有些不自在的。本就体弱的她顶着酷暑看了半日戏,加之府中主子丫鬟仆妇大都去了清虚观,人多且杂,空气难免不流通。小姐们出入又都坐着遮盖严密的翠盖珠璎八宝车,这位“风吹吹就坏了的美人灯儿”当然难以耐受,中暑的症状也就出现了,回家就卧病在床,不再去看戏了。

赤日当天,树荫匝地,蝉声阵阵,静无人语,黛玉服下解暑汤香薷饮后,只在房内躺着歇息。偏偏宝玉前来探望,两人因皆存求近之心,一时又口角起来。见宝玉又是砸玉又是赌咒的,本就脾胃虚弱的中暑病人心下一阵烦恼,刚吃下去的香薷饮便承受不住,一下子又全吐了出来。

“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此处也不例外。从紫鹃一句话“才吃了药好些,这会子因和二爷拌嘴,又吐出来”可见,黛玉服用香薷饮后症状应是大为好转,疗效明显。香薷饮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薷、白扁豆、厚朴各等分组成。功能祛暑解表、化湿和中。方中香薷解表散寒、祛暑利湿,前人喻其为夏令之麻黄,为暑月解表之要药;厚朴苦温,行气散满化湿和胃;扁豆消暑和中兼能化湿。三药合用,辛温与辛凉相合,用于暑挟寒湿之邪者,颇为适宜,可谓夏月常用良方。

清代名医吴谦编的《医宗金鉴》卷二十八云:“香薷饮:治暑热乘凉饮冷,阳气为阴邪所遏,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腹满、吐泻者”。明清时期,也传有立秋时服香蕉饮消除暑湿、预防感冒的民俗。《帝京岁时纪胜》中也提到,要在立秋前一天,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至立秋日合家饮之。人们在立秋前一天都纷纷到药铺买好香薷饮的原料,急火煎好后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时凉饮。因而香薷饮以凉服为佳,且不易引起呕吐。

又逢夏月酷暑,暑热往往夹湿,有人或贪凉久坐空调居室、或恣食生冷,都易伤阳气,出现头重脚轻,胸闷腹痛等症,或演变为暑湿感冒、空调病等。此时,不妨效仿林妹妹,煎服香薷饮解暑、卫阳、休养。也可将香薷、厚朴捣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时。待凉后代茶频饮。饮后可发汗、祛暑、消除水肿。对有上吐下泻症状者,也适用此方。

但服用此方也需注意禁忌症,如发热、汗出、不恶寒、心烦口渴者,不宜服用。

猜你喜欢

  • 冬虫夏草吃了上火吗?

    对于喜爱奇珍异宝的人士来说冬虫夏草这种药材宝贵无比,因为冬虫夏草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身体的疾病问题,而且效果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人们在特殊情况下也会不惜一切来食用冬虫夏草,但是不少人都担心冬虫夏草的药性太强,会引起上火,那么,冬虫夏草吃了上火吗

  • 煎好的中药能放几天呢?

    很多的朋友平时由于工作繁忙,在喝中药的时候喜欢一次性煮出好多来,然后用专业的塑封袋进行包装以后储存,然后平时在喝的时候,取出一份进行加热,这样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但是中药材长时间的存放以后,它的药效可能会有所下降,并且还可能会出现有霉变的可能

  • 铁苋菜价格与食疗功效

    铁苋菜,是乡下田间地头常出现的一种植物,很多农村人常把它当做下饭的菜吃,但是普通人却不知道铁苋菜也是一种很好的药物,铁苋菜:别名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等,属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

  • 麻黄素是毒品吗?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黄麻素,人们对它褒贬不一 ,很多人对它产生抗拒和厌恶,其实只是因为我们对它认识不够全面,麻黄素是麻黄(Ephedra)中所含的生物碱,在古代中国医学的《伤寒论》中巳作为生草药用于治疗,1887年由长井长义进行了结晶分离,本

  • 一起了解下麻黄桂枝汤

    我们常说的中药其中有些是由很多不一样的药材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药材虽不同,但组合在一起却对治疗疾病有着更好的疗效,麻黄桂枝汤就是由不同成份组成的一种中药,它对人的身体具有神奇的保健功效,被广大的朋友们所信赖和推崇,麻黄桂枝汤在医学上也同样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