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气分证

气分证

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由卫人气,邪正斗争激烈,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病证。是外感温热病的中期,属里热实证。气分证因病邪性质不同及侵袭脏腑的不同,可有不同证型。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汗出,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着热扰胸隔,表现为心烦懊(忄农),卧起不安;若热壅于肺,表现为咳喘,胸痛,咯吐黄稠痰;若热结肠胃,表现为日哺潮热,谵语,腹满胀痛,便秘,脉沉实有力;著热郁少阳,表现为身热起伏,口苦,咽于,胸胁胀满疼痛。

病机分析:本证以温热之邪侵入气分,邪正斗争激烈为特征。温热之邪由卫入气,由表入里,邪正斗争激烈,故发热不恶寒反恶热;热盛迫津外泄则汗出;热盛伤津则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数为里热炽盛之象。热扰胸隔,气机不畅,影响心神,则心烦懊(忄农),卧起不安;热壅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不利,则咳喘,胸痛,咯吐黄调痰;热结肠胃,腑气壅滞,胃热熏心,则日哺潮热,谵语,腹满胀痛,便秘,脉沉实有力;

热郁少阳,正邪分争,则身热起伏,口苦,咽干,胸胁胀满疼痛。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与六经辨证中的阳明病相似,如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汗出、口渴与阳明经证相似,热结肠胃型与阳明腑证相似,但传入途径有所不同,阳明病可由太阳病传入,本证则由卫分证传入。本证的热郁少阳型当与少阳病区别,两者临床表现可相似,但传入途径不一。

辨证注意点:抓住外感温热病里热炽盛的特征。

猜你喜欢

  • 合理的健康饮食很重要

    我不建议大家过度节食减肥,或者单一的饮食减肥,黄帝内经里面说:“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啊,七天不吃不喝,身体呢就会因为气血耗竭而终结,所以呢,合理的健康饮食是很重要的。

  • 晒太阳要多晒背

    晒太阳晒背。背部呢有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反应脑,髓,肾的功能。晒太阳可以振奋督脉经络,帮助我们温通气血,对身体养生很有帮助。

  • 汗法适用于什么证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

  • 养生情绪很重要

    《三因极》讲,人得病有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逆,恐则气下。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啊,消化功能异常,要么呢喜欢暴饮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饭

  • 夏季养生勿发怒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