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专家建议,养颜类中成药不宜长期服用

专家建议,养颜类中成药不宜长期服用

目前市场上出现一批宣称可以排毒、美容、养颜的中成药,而且大都没有标注不良反应,许多消费者却盲目买进长期服用。专家指出,养颜类药品、特别是含有大黄、芒硝等配方的中成药,消费者切不可无病买来保健美容,否则可能损害身体健康,起到相反的作用。

据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孔炳耀介绍,近来医院查出因长期服用养颜类中成药而导致的药物性肠炎患者,这些养颜类中药大都含有大黄等主要配方,而大黄性味苦寒,不宜久服,否则不但损伤脾胃,还可引发黑肠病、肾结石、膀胱结石等病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周诚说,国外对大黄的使用要求很严格。德国联邦药物和医疗用品研究所规定,含大黄属(大黄根)等植物药的生药、生药配制品及提取物,只能短期用于便秘,而不能用来助消化、净血、减轻体重等,连续服用不得超过1??2周。

一些医生、专家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对养颜类中成药的认识和警惕:

一是养颜类中成药一般未标注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越来越多的案例和事实说明,中药也有不良反应,但一些企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不在药品包装或说明书上标明不良反应,有些甚至连安全用药剂量、疗程都避而不谈。有些中成药产品甚至在没有任何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大胆地在药品包装上打上“常服有益健康”的字样。

二是企业有过度宣传行为。养颜类中成药大都有通便、润肠、排毒等基本功能,但一些企业在形象推介、广告宣传中淹没药品的基本作用,模糊药品的使用范围,在美容保健、养颜驻颜方面闪烁其辞,做缺乏科学依据的推测和延伸,误导消费者。

三是中药监管工作存在漏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1年6月下发的有关通知要求,中药说明书也要列出不良反应等项内容,但同时指出,若有些项目缺乏可靠的试验数据,则可不写,说明书中不再保留该项标题。而同年出台的《药品管理法》则规定,标签或说明书必须标注药品的适应症、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中药功效的不确定性和做药理试验所需的周期比较长,常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宽进宽出”的情形。

四是一些人迷信中药养颜的说法。专家指出,对此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中成药的具体配方,对症使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能像食品一样长期服用。

猜你喜欢

  • 女性更年期调理

    到了更年期的女性,一定要自己想开点儿,别总较真儿,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讲究一个情志,情绪不好是很伤血的,无论是心血还是肝血都受到一定影响,而血又用作濡养脏腑,同时脏腑的状态就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所以总是情绪不好,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你总是特

  • 经期头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气血虚,气血提供的动力不足,月经的时候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虚,不足以供养头部,一般是经期或者经后头痛。另外伴有心悸气短,月经量少,舌淡质稀,舌淡苔薄等症状。二、阴虚阳亢,身体阴虚,经行则冲任阴血外泄,治肾阴更虚而肝阳旺,风阳上扰清窍引起头

  • 痛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调理?

    一、肾气亏虚型,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肠、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调理方法是:补肾填精,养血止痛。二、气血虚弱型,症状表现经期或者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

  • 月经周期紊乱的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月经频发,如果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我们称为月经频发。第二种情况是月经稀发,如果月经周期超过35天,甚至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我们成为月经稀发。第三种情况是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流血没有规律性,可能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也可能沥沥拉拉毫无时

  • 肥胖的四种类型

    第一个湿热型,它的表现呢我们看脸上长痘,油光满面,便秘或大便糖稀,舌头红,或者是舌苔发黄,这调理我们需要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啊。第二种情况是痰湿型的,它是临床表现来看就是易胖体质,痰湿型这个类型一看就是个胖人体质,同时伴有四肢沉重,习惯躺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