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外用滴剂的使用技巧法

外用滴剂的使用技巧法

治疗五官科疾病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外用滴剂,虽然这些外用药的使用方法一般都比较简单,但是如果不掌握正确的使用手法,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滴耳药

外耳道有一定的弯曲度,所以滴药时须牵引耳壳将耳道拉直。病人应使病耳向上,成年人向后上方牵引耳壳,儿童向后下方牵引。向耳内滴药前,要先用棉签轻轻擦净耳道内的分泌物,以防药水被分泌物阻挡或冲淡而达不到治疗目的。滴药时药水应沿耳道壁慢慢流入耳底,滴完药后,再用消毒棉花轻轻堵住耳道口。滴药时,滴药管口不要接触耳部,以免污染药水。

滴鼻药

向鼻腔里摘药是治疗鼻炎、鼻窦炎等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滴鼻药方向必须得当,否则将影响治疗效果。

蝶窦及后组筛窦炎或鼻炎病人应采用头后伸位。病人仰卧,头部悬空后仰,使颏尖与外耳道口的连线与床面垂直,这种酒药姿势适用于滴双侧鼻腔。上颌窦、额窦、前组筛窦炎病人应采用侧头位。病人侧卧,患侧在下,头部伸出床缘或肩下垫枕,头下垂靠近下肩。这种姿势只能用于滴下侧鼻腔。滴药前应轻轻擤出鼻腔内分泌物,滴药时要避免使药瓶开口处触及鼻部,以防污染药液。滴药后将头部略向两侧轻轻转动,以使药液均匀分布,并保持滴药时的体位3~5分钟,以延长药液与鼻粘膜接触时间,然后站起。

滴眼药

滴眼药水时,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后仰,眼向上注视,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撑开上、下眼睑,右手持眼药瓶或滴管,距眼1—2厘米将药液滴入下穹窿1、2滴,提起上睑使药液充满整个结膜囊内,然后用棉球或干净手帕擦净眼周围的药水,嘱病人轻闭眼半分至1分3钟。如眼部涂眼膏或分泌物多时应先用消毒棉笺拭去后再滴眼药水。

滴药时注意滴药前要洗手,严格查对散瞳、缩瞳及腐蚀性药物。滴药时药液不可直接滴在角膜上,滴药后勿用力闭眼,以防药液外溢。滴药时不能距眼太近,勿使酒药瓶口碰到眼险或睫毛,以免污染。

猜你喜欢

  • 更年期潮热出汗,心烦爱生气,一个方子全解决。

    大家好,最近我接触了一个病例,这是一个女性啊, 50岁,停经半年,出现了一个比较重的潮热出汗,伴随着夜间盗汗,这个病人呢,这个停经有半年了,逐渐的呢开始潮热出汗,特别是夜间盗汗比较重,自己呢也吃了一些调理更年期的中成药,有一点效果,但是呢,

  • 千金难买老来瘦,老人越瘦真的越好吗?

    我们都知道啊,肥胖是对健康有危害的,比如说这个体脂率过高,这个体内的脂肪含量过多,会引起什么?高血压,引起胰岛素抵抗,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果体重过瘦的话会导致什么呢?一样不是非常健康。这样的偏瘦的老年人呢,这个脂肪含量比较少,甚至呢肌肉含量

  • 脂肪肝两招标本兼治,中医一招轻松消除

    这个病人呢,是一个45岁一个男性,是自己做生意啊,平时呢,应酬啊,酒局也比较多,他在这个公司例行体检的时候呢,发现重度脂肪肝,然后呢,血脂特别高,我看到他一个月之前的那个体检报告了,胆固醇是7.8,甘油三酯超过了12,他自己都说了,当时抽完

  • 吃饭满头汗,湿热上蒸怎么办?

    这个出汗的类型啊,有很多,中医把它分为自汗,盗汗,那还有一部分病人呢?是自汗当中的一种,是以上半身出汗为主,特别是在稍微活动之后啊,或者是吃饭之后啊,或者是喝点水,马上就出现上半身出汗,以头面或者头颈部为主。那这样的病人呢,我们就要认真的分

  • 老人吃肉有讲究,这样吃才能长寿

    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些老人过度的追求这些养生或者是健康,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或者以全素为主,甚至连蛋奶都不吃,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个别老年人甚至因为控制这些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甚至是严重的贫血,是在临床上都发生过,这就得不偿失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