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清眩汤

清眩汤

清眩汤 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羌活6克、独活6克、柴胡6克、前胡6克、茯苓6克、川芎6克、枳壳6克、桔梗6克、薄荷6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2枚。

功能:祛风解表,清脑定眩。

主治:病毒感染所致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临床上以突发性、剧烈性眩晕为特征,伴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用法:上药十二味,水煎两次,煮沸15分钟后取汁,两煎共取汁300毫升,分2-3次温服,略略取汗避风,每日一剂。

方解:眩晕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候之一,中医认为眩晕多因内伤七情,或气虚血弱、脏腑阴阳失调所致。《东医宝鉴·外形篇》曰:“眩,有风、有热、有痰、有气、有虚、有湿”。历代医家各有所重。刘河间主风火,朱丹溪主痰,张景岳主虚,后世医家论治多从痰、从虚。本方从外风立论,认为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属于中医之风眩,系由患者外感风邪所致。风性善于数变,主动,巅顶之高,唯风可到,易伤于人头面部,风邪入脑,上扰清空,清阳不展,则发眩晕。在治疗上则以疏风解表,清脑定眩为法则。

方中荆芥、防风相须为用,疏散在上之风邪,古人评价二药相伍有麻、桂之功效而无其燥烈之弊病;羌活、独活祛风通络;柴胡、前胡均为风药,然前胡主降,祛痰下气,柴胡主升,解表疏肝,二药合用开郁散结,调经气而升清,风邪自去,浊气自降;桔梗配帜壳一升一降,宽胸利膈,调畅胸中之气机,升清降浊而止恶心呕吐;茯苓健脾除痰止呕;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血中之气药,能行气活血止眩定晕;薄荷散风清头目;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巧妙,用药轻灵,合“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经旨,故经临床运用,疗效迅捷。

临床应用: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是临床赏见病、发病,发病年龄各在20-50岁。本病发作时病人非常痛苦,可持续发作数周之久,回前临床多采用对症处理,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对继发于病毒感染的前庭神经元炎性眩晕,应用清眩汤治疗,能明显缩短病程,迅速解除患者痛苦,平均服药3剂左右,一般不需加减。

邢月朋

邢月朋,男,汉族,1940年生,河北省无极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前后拜多位河北名医为师,学徒八年,现任石家庄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中医主任医师,市中医学会理事长,市科协委员,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邢氏从事医疗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内科,对心血管病、肺脏疾患独具匠心,并悉心研究心血管病症,发表论文40余篇,论著《内科临床指南》一部,承担省级科研项目六项,其中神支精治疗室性早搏、神羚羊丸治疗中风先兆性偏头病、大运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活利心康冲剂治疗慢性心衰均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在临床实践中创制了益气升降汤治疗太息症,调压汤治疗脉压差小性眩晕症,养心定悸冲剂治疗顽固性脉结代,110愉心丹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麻附辛翘合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动过缓,芍药甘草汤治疗帕金森氏病,解毒化痰汤治疗病毒感染性支气管炎,桑家汤治疗特发性浮肿,消烦汤治疗更年期烦热自汗症,上中下通方治疗类风湿等。于临床上运用自如,得心应手,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 脸上出汗怎么回事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是出汗的方式、汗量、汗色和汗味发生改变,则为病理现象,颇为某些疾病的前兆。正常情况人体的头面部容易出汗,因为头面部人体的一身阳气所在,头为诸阳之首,所以阳热之气首先表现在面部。因此,活动后,特别是大

  • 宝宝便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胃肠积滞有内热,大便干燥容易造成便秘。二,宝宝喝水少,蔬菜吃的少,进食纤维素的含量很低,肠蠕动弱,会造成大便秘结。三,宝宝拒绝排便,因为肛门有痔疮或肛裂,排便时疼痛,所以拒绝排便。长期不排便可导致大便更加干燥,不容易排出,形成恶性循环。

  • 脾胃不好的人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脾胃不好有可能消化功能比较差,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过硬、过酸、过烫的食物。建议饮食易消化,适当摄入蛋白类食物,少吃油腻肉食。第二,注意三餐规律,饮食有节,千万不能暴饮暴食。第三,饭后要尽量适当活动,避免

  • 扭脖子咔咔响是什么原因

    扭脖子的时候发出响声,就是所谓的颈椎弹响,一般有四种原因会出现这样的弹响。一、颈椎关节间有小气泡。如果人体关节间的滑液之中存在气体的话,那我们扭转脖子时气体就会快速释放形成气泡,就有了我们听到的咔咔的声音。二、肌腱韧带与关节摩擦。长时间低头

  • 上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体质问题有的人天生体质偏热,所以比体质偏寒的人来说更容易上火。二、饮食问题,平时经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油腻的食物,或者长期进食补阳之品,损伤阴液,容易上火。三、作息问题以及情绪因素,熬夜伤阴,烦躁易怒亦伤阴,两者也会导致上火。上火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