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太子参规范化栽培技术

太子参规范化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宜选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而略带倾斜的砂壤土或壤土阳坡来种植。地要精耕细作。深耕20-25cm。结合整地,每亩施土杂肥(厩肥、堆肥、禽畜粪等)2000-2500kg,腐熟饼肥60-80kg,草木灰100kg,磷肥30kg,复合肥15kg,硫酸钾10-15kg,混匀后分别施入挖好的穴和条沟里。为便于雨季排水防涝,宜作成瓦背形的高畦高垄来种植。

二、多殖方法 有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通常以分根繁殖为主,种子繁殖次之。

1.分根繁殖 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选取参体肥大整齐、芽头完整无伤无病虫害的块根作种。栽种方法有穴播和条播。穴播可用锄头于畦上打成8~10cm深的窝,行株距为13813cm;条播同样可用锄在畦面横着按12~5cm宽开成8~10cm深的条沟。根据太子参具有“茎节生根”的特性,栽种深度与产量有一定关系。栽浅的块根多集中生长于表土层内,形成的块根体形小,侧须根多,且相互交叉,对生长不利;但栽种过深,发根数少,产量则低。故适当掌握好栽植深度十分重要,一般以栽深7~10cm。为宜。鉴此,在开好的穴、沟上,可将选好的块根横排或斜摆在穴中,条播的技株距5-7cm将种斜栽入沟内,摆种时芽头要向上,最后覆土厚5~8cm,并将表土压实。一般每亩用种45kg左右。

2.种子繁殖 太子参种子成熟很不一致,其蒴果在5-6月间断断续续地并裂,种子自行落地很难收集,故部分产区的药农是采取原地保种育苗进行繁殖,但此法较浪费土地,花工管理的周期也较长,现已很少采用。若是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到种子,可用温砂贮藏种子至秋季或翌年早春播种。

三、田间管理

1.灌水促根 栽植后若土壤干燥,可浇水1-2次,以保持土壤湿润,促使根部尽快生长发育。

2.及时除草 太子参的幼苗细弱,生长缓慢,应及时除草,做到见草就拔,促进参苗快速生长。若面积大,杂草多,采用化学除草较省工。具体做法是栽后选晴天(注意避开中午强光高温时期),用丁草胺20~50g对水50kg对地面杂草进行喷雾,或用6%的草甘磷稀释200倍液喷洒,均可消灭防止多种杂草。

3.适时追肥 太子参的追肥应根据其长势而定。若参田基肥施量充足,植株生长较旺盛,可不作根部追肥或少施追肥;若株苗生长瘦弱可追施少量稀淡人粪尿成硫酸铵(每亩10kg),也可用稀释的人畜粪400kg加磷酸二胺5kg混合浇灌。施肥时间一般在2月上旬,即太子参开花前后,结合中耕和人工除草进行根部追肥或根外施肥,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根外追肥每亩施用浓度为5%的尿素水溶液和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用量各为12.5kg和10kg,进行叶面喷施。

5.防止徒长 参田于5月下旬以后,若因过量追肥导致植株徒长,可用喷施草木灰水溶液或其他钾钙水剂的方法来防治,否则太子参就会产生须根增多,块根(即参条)细长,产量严重降低的后果。具体措施是:①停追氮肥;②降低阴湿度;③用新鲜、干燥的草木灰约5kg,加水50kg,浸泡12-1.5小时,用纱布过滤后每亩喷施60~70kg,5-6天喷1次,连续2-3次即能奏效。

四、病虫害防治

1.太子参花叶病 发病植株矮小,叶上呈现斑驳花叶,叶片皱缩;块根变小,根数减少。此病在产区发生普遍,发病率高达70%,严重危害和影响太子参的产量和质量。防治措施:①培育无毒种苗。结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进行热处理,可得到无毒种苗;②种子经0℃的低温处理50天左右后播种,可培育出不带毒的实生苗;③在留种地或圃地培育种株或实生苗过程中,应及时治虫防病,确保种苗不带毒。

2.太子参叶斑病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真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植株病残体的病叶组织内越冬,翌年新的分生孢子借助风雨飞散,扩大侵染,多雨季节发病严重,病株叶面常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直径1~5mm,发病严重时可致使叶片褐色枯死,造成参根变小,产量降低。防治措施:①清除病株残叶,减少越冬菌源;②发病初期,喷洒波尔多液(1:1150),严重时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3.虫害 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均可危害参苗与参根的生长与发育,应及时捕杀。防治措施:①施用的粪肥要充分腐熟,最好用高温堆肥;②灯光诱杀成虫;③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或50%E605乳油1000倍或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也可用40%的速灭杀丁乳剂2ml装的速灭杀丁5~6支,对水45kg均匀地喷在幼苗植株上及其基部周围土壤上;④毒饵诱杀,用25~30g氯丹乳油拌炒香的麦麸5kg加适量水配成毒饵,于傍晚撒于田间或畦面诱杀。

(据徐良等编著的《中国名贵药材规范化栽培与产业开发新技术》)。

猜你喜欢

  • 邹润安论柴胡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

  • 开路药 调胃肠——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5)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对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运脾健胃的“开路药”,如一些经典处方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进行试探性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而对于脾胃功

  • 自拟方治热病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

  • 浅释大青龙汤相关条文

    商本平 张海燕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大青龙汤有关条文见于《伤寒论》38、39两条。38条曰“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曰“伤寒,脉浮缓……”联系《伤寒论》1、2、3三条不免使人疑窦重重。太阳中风脉本浮缓,伤寒脉本浮紧,如何又言“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