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气功与针灸临床有何关系?

气功与针灸临床有何关系?

气功与针灸临床有何关系?

气功和针灸是中医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都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气功方法还可给针灸带来一些帮助。有人研究发现,气功入静能大大提高经络感传现象和经络敏感人的出现率。这种现象向人们作了这样的提示:如果能将气功与针灸临床结合起来,有可能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其实,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论述了把气功应用于针灸临床的具体方法。如要求针灸医生应“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对待病人要平心静气,说话和蔼舒缓,以便使病人消除紧张畏惧情绪,很好地与医生配合。医生在针刺时精神集中,巧妙灵活地施行针刺手法。还要求针灸医生有很强的治神能力,指出“用针之要,勿忘其神”,“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必一其神,令志在针”。说明针刺得气后医者应聚精汇神,意念如一,细心体察针下的微细变化,及时调整针刺手法。同时还要求患者“治神”,指出:“针石者,道也,精神越,志意散,故病不愈”。有些病人接受针灸治疗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是精神外越,志意涣散,神不内守。因而要求患者“制其神,令气易行”,“必清必静,则槟气衰去”,使精神清静,气血安定。在此基础上,医生还可以适当的暗示诱导,“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通过患者的自我暗示,使得气的针感更易于向病灶传导,达到“气至病所”,取得良好的疗效。《黄帝内经》的这些论述,实际上是要求针灸医生与病人都尽量处于气功入静状态,同时利用“以意领气,意到气到”的气功原理,促进“气至病所”,来提高针灸疗效。

近年来,国内外都有人注意到气功与针灸的密切关系,开始重新研究并提出了“无极针灸”、“意气行针法”等将气功与针灸临床相结合的独特针刺方法,论述了针灸医生应进行的气功锻炼和针灸时医生如何守神调气。临床实践证明,只要按照《黄帝内经》所述的方法,医生精神集中,意念如一,并要求患者精神安定、全身放松,甚至进入气功入静状态,在此基础上针刺并应用暗示诱导方法,使患者处于气功意守状态,促进气至病所,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猜你喜欢

  • 劳怯症是什么

    很多学中医的可能知道中医有个病名叫虚劳,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专门有个血痹虚劳病,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虚劳就是身体很虚,常年的虚亏,五脏都虚,叫虚劳。这个劳不是指的劳动,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体很弱的情况下,中医叫虚劳病。那这个“怯”呢

  • 脾胃不好怎样调理效果最好

    第一怕,怕你不运动,缺乏运动几乎是现代社会打工人的一种常态问题,那么脾虚为什么要运动呢?因为我们脾在中医上来说,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那么我们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运动。第二怕,怕你太压

  • 既怕冷又怕热是什么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阴虚简单的说就是火旺,虚火旺盛,有了虚火会有什么表现呢?最常见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时总是爱喝水,然后就会出现潮热,盗汗,有的病人严重的时候啊,一觉醒来,汗水把整个的头发全部都打湿了。还有就是五心烦热,这里的五心指的是

  • 舌下青筋又粗又黑怎么回事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中医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望面色,望形体,望舌苔,望舌质,舌下络脉可以帮助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我们说舌为心之苗窍,这就说明通过舌相可以看出心脏的一些病态反应,特别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这样一个苗头。通常来说,正

  • 舌头有裂纹是什么原因?

    身体健康的人,舌头红润有光泽,舌苔表面的光滑无异常,但是如果舌头中间出现了裂痕,而且久久不会消失,这说明咱们的身体可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要引起一定的重视。那么舌头有裂纹究竟有哪些原因呢?第一,阴虚血亏,身体内血热内盛,舌面就会出现萎缩,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