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秋冬季“进补”变为“调补”

秋冬季“进补”变为“调补”

秋风渐起,上海各大中医医院的膏方门诊又开始热火起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膏方门诊量不但逐年上升,服用人群也在不断扩大,除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外,近年来中青年甚至儿童服用膏方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那么,膏方的功用到底如何?应如何正确看待冬令进补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药剂科徐德生主任认为,冬令进补是人们顺应季节变化、调理身体的优良传统,膏方是传统医学的精华,以疗效确切、服用方便、个性化等优势而日益受到市民的青睐。但是,膏方要取得良好的疗效,需要医、药、患的密切配合。一方面,开膏方的医师必需具有一定资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调补方案。另一方面,加工膏方的原材料、加工工艺必须达到制剂制作的要求。此外,患者在膏方的服用方法和日常饮食配合上也很重要,因此,“膏方”虽好,并非“一开了之”。

曙光医院中医内科朱抗美教授认为,大部分市民对“膏方”的观点可能还存在误区,认为膏方就是用名贵药材来进补,其实不然。现代人已经普遍不存在营养不足问题,而是营养过剩或者营养结构不合理,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去平衡的问题。患有慢性病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还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样,就不能单纯用补的方法,而是要用调理、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现代中医的“冬令进补”已逐步升级为“冬令调补”,有长期临床经验的中医师会根据不同对象的体质、病情、工作状况、生活条件、思想情感等,辨证论治来开处冬令膏方,这样才能实现中医所提倡的“治未病”理念,让来年少生病、不生病。

那么如何才能利用膏方进行正确“调补”呢?朱抗美教授认为,中医治疗疾病讲究辨证论治,冬季调补同样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因此“老幼妇男,进补有别”,如老年人脏气衰退,气血运行缓解,要通补并兼,动静结合;妇人易于肝气郁结,补品中须以疏泄肝气为辅;小儿为纯阳之体,应侧重调理脾胃,促进正常发育,特别要避免因误服激素类保健品而导致性早熟。中青年及亚健康人群,多有“三高”现象,则以消除代谢产物,促使机体气血流畅为主。由此,特别要提醒市民的是,千万不要不问虚实,不管辩证,盲目地冬令进补,造成不良后果。

猜你喜欢

  • 滋肝肾愈中风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储菊花,女,74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晨起即感右侧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邪,口角流涎,继之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卧床不起,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证由血虚气弱,络脉空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

  • 自拟方治慢性盆腔炎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慢性盆腔炎常伴发月经失调、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在临床治疗中,宜疏导调理,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络。笔者在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收到良好效果。方剂组成:柴胡9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9克,红

  • 龙胆泻肝汤治酒毒性阳痿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任某,40岁,农民工。2009年9月10日初诊,在外打工两年,常干重活累活,平素以酒解困,渐致性欲淡漠,阳事举而不坚,或不能完全勃起,时或头晕。回家与妻子圆房很不如意,自行购买雄狮丸、男宝、回春丹等强壮药,服

  • 急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胆囊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80%~95%的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结石引起;另有10%左右的患者并无胆囊结石,而是因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所致,称为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本病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

  • 小儿脾胃病常用方药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笔者从事临床30余年,发现儿科以脾胃病为多,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症最为常见,笔者常用以下方药治疗。厌食 小儿厌食当以调和脾胃为先,笔者常用理脾汤治疗: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神曲6克,焦山楂6克,炒麦芽6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