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宝宝常备中药

宝宝常备中药

家中有了小宝宝,经常感冒或腹泻,应该常备些什么中成药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郑琼华副主任医师说,可以准备些安全可靠,家长又很容易掌握的非处方药。

孩子伤风感冒,打喷嚏流鼻涕,体温37度以下时,可以服“抗感颗粒”。如果伴有食积发热,体温很容易蹿到38度以上,除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厌食、便秘。这时服用具有外散风寒、内消积热作用的“小儿双清颗粒”,效果应该不错。体温到了38.5度,可服退热药“柴胡口服液”。服用退烧药一定要遵照说明书,不能随意用。如果出现咳嗽,可服“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该药1岁以内孩子每次喝5毫升,2岁至4岁10毫升,4岁以上20毫升,每日3次。

如果饮食不当,小孩子很容易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表现为厌食,拉水样大便,夹杂有奶瓣。此时可服“稚儿灵颗粒”。该药有健脾止泻、消积开胃作用,为了口感好,可以放在奶或饮料里让孩子服用。一般1至2岁的孩子一次1/2包,2岁以上一次1包,每日2次。

郑琼华提醒说,如果在家自疗效果不好,孩子很可能合并有其他并发症,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 补脾胃的中药方子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

  • 脸上出汗怎么回事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是出汗的方式、汗量、汗色和汗味发生改变,则为病理现象,颇为某些疾病的前兆。正常情况人体的头面部容易出汗,因为头面部人体的一身阳气所在,头为诸阳之首,所以阳热之气首先表现在面部。因此,活动后,特别是大

  • 宝宝便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胃肠积滞有内热,大便干燥容易造成便秘。二,宝宝喝水少,蔬菜吃的少,进食纤维素的含量很低,肠蠕动弱,会造成大便秘结。三,宝宝拒绝排便,因为肛门有痔疮或肛裂,排便时疼痛,所以拒绝排便。长期不排便可导致大便更加干燥,不容易排出,形成恶性循环。

  • 脾胃不好的人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脾胃不好有可能消化功能比较差,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过硬、过酸、过烫的食物。建议饮食易消化,适当摄入蛋白类食物,少吃油腻肉食。第二,注意三餐规律,饮食有节,千万不能暴饮暴食。第三,饭后要尽量适当活动,避免

  • 扭脖子咔咔响是什么原因

    扭脖子的时候发出响声,就是所谓的颈椎弹响,一般有四种原因会出现这样的弹响。一、颈椎关节间有小气泡。如果人体关节间的滑液之中存在气体的话,那我们扭转脖子时气体就会快速释放形成气泡,就有了我们听到的咔咔的声音。二、肌腱韧带与关节摩擦。长时间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