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叶天士和薛生白的一段恩怨

叶天士和薛生白的一段恩怨

在温热派医家中,有两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一个是叶天士,一个是薛生白。二人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但因为一次诊病而结怨。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先生,又号上津老人,是清初苏州的名医。叶天士首次创立了温热病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强调重视养阴生津,并留下很多医案,著名的有《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对后世影响甚巨。

薛生白,名雪,号一瓢,又号扫叶山人。与叶天士同郡且同时,学术风格也很相近。叶天士擅长治疗风温、湿

温,薛生白擅长冶疗湿热病。叶天士在理论上贡献很大,而薛生白医术尤精,治疗多奇迹,与叶天士齐名,后世多叶薛并提,视为吴门学派的中坚。薛生白的主要著作《湿热病篇》也被后世推为习温热病的必读之作。

相传有一个村民到薛雪处看病,薛雪察看了一番病情,告诉村民他的病很重,已经没法冶了。这个村民刚出大门往回走,就碰上叶天士。叶天士为他诊脉后,给他下了方子,并告诉他说:“您的病吃几服药就会好的,不是很严重,不用害怕”。这一切恰恰被在一旁的薛雪看到了,薛雪认为叶天士有意显示自己的本事,故意让他难堪,一气之

下,回家后就把自己的书房改名为“扫叶庄”。叶天士听说后也针锋相对地把自己的书房改为“踏雪斋”。

无独有偶,清末晋商在勾心斗角中,也有过类似的故事。清末山西著名的票号目升昌总经理雷履泰和副总经理毛鸿翱之间,由经营上的分歧发展到无聊的人身攻击,双方竟然都给自己的孙子起了一个和对方一样的名字:雷履泰的孙子叫雷鸿翔,而毛鸿翔的孙子叫毛履泰。可见二人彼此嘲辱手段远比叶薛庸俗多了。

与雷毛二人不同的是,后来叶薛二人又言归于好。据说叶天士的母亲得了伤寒,叶天士仔细地为母亲开了处方,

可不见好转。这事传到薛雪那里,薛雪私下里说:

“这种病要是放在别的病人身上,叶天士早就用白虎汤了,而在自己的母亲身上,就不敢用了。她这病有里热,正是白虎汤症,药性虽重,非用不可”。这些话传到叶天士耳朵里以后,叶天士认为薛雪的话很有见解,就给母亲用了白虎汤,果然病很快好了。此后,叶天士觉得名医更应胸怀大度,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就主动地去薛雪家登门拜访,两人重归于好。

可见叶薛二人受中医文化的熏陶,毕竟心胸坦荡,不计前嫌,同商人的气度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常宇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猜你喜欢

  • 春季肝火旺盛,这五大症状,可千万别不当回事!

    大家好,春天呢,中医认为属木,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些树木啊,草木啊都开始生长发芽了,那么这个时候呢,人体呢,也会出现这个木气偏旺的情况,人体的木呢,中医认为对应着我们的肝,肝属木,这个时候肝木偏旺,郁而化火的情况比较多见了,那么最近呢,

  • 口干,口苦,口臭,伴有大便干结,中医帮你祛除胃热

    这个患者是一个小患者,21岁,马女士,她是一个学生,她来的主要就是口臭,牙龈愿意出血,早晨起来口内出血比较明显,自己刷牙呀,漱口就觉得口里边儿有腥味儿,平素呢她吃饭是喜欢吃冷饮,大便还常常干燥,有点面红目赤,那么看她的舌象呢?就是舌红苔薄黄

  • 经常睡不着,乏力,四肢发冷,易惊醒

    那么首先一点,大家要辨别自己是不是失眠,有一些人呢,可能最近出现了一些烦心事儿,或者是感觉生活上有些不如意,但是过两三天解决之后,那么就可以正常入睡,那么这些人群呢?我们可以不把它当做失眠,换句话说,偶尔出现的一两次失眠,大家不要去紧张,也

  • 长期胃痛,胃胀,伴有恶心呕吐,一方解决不反复

    这是一个赵先生, 31岁,主诉是胃疼六个月,这三天比较重,那么这个患者,是没有明确的原因就出现了胃疼,胃胀,然后有恶心,呕吐,嗳气。善叹息,胃镜检查呢,十二指肠球部有一个溃疡,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及时治疗,他现在主要症状还是胃疼,胃胀,然后有恶

  • 湿气盛,大便溏稀总反复?两方合用,帮你祛根

    今天分享这个病例呢,是一位安先生,男性, 29岁,他的主诉就是便溏半年,就是大便不成形,有时成粥状,大便也不太规律,要是吃不好了,就容易腹泻发作,尤其还是劳累时比较重,情绪波动的时候也比较严重。在当地他吃过不少的中药,症状改善不是很明显,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