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治口疮

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治口疮

张奇文 山东省卫生厅

小儿口疮以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若溃疡面积较大,上覆糜腐,称为口糜;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称为燕口疮。本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婴幼儿较为多见,预后良好。若体质虚弱,则口疮反复出现,迁延难愈。

本病在辨证上,一要辨虚实。起病急,病程短,口腔溃烂及疼痛较重,局部有灼热感,或伴发热者,多为实证;起病缓,病程长,口腔溃烂及疼痛较轻者,多为虚证。二要辨脏腑。舌上、舌边溃烂者,多属心;口颊部、上腭、齿龈口角溃烂为主者,多属脾胃。在治疗上,实证治以清热解毒;虚证治以滋阴降火,引火归原。

风热乘脾

症见口颊、上腭、齿龈、口角溃烂,甚则满口糜烂,周围焮红,口臭涎多,因疼痛而拒食,烦躁不安,或伴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象浮弦数。此为外感风热邪毒,内应脾胃,上熏口舌所致。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方用凉膈散:黄芩9克,连翘12克,栀子7克,大黄5克,芒硝5克,竹叶6克,薄荷7克,甘草3克。若大便不实者,可用泻白散:藿香7克,栀子6克,石膏10克,防风6克,甘草3克。

若为口疮实证伴发热者,也可用以下验方:大青叶、鲜生地黄、生石膏、芦根各15~30克,玄参、赤芍、丹皮各6~10克,甘草3克。

本证可用锡类散少许,涂敷患处,1日2~3次。

心火上炎

症见舌上、舌边溃烂,色赤疼痛,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此为心火炽盛,邪热循经上炎所致。本证以口腔局部症状为主,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治法:清心泄热。方用泻心导赤汤:黄连5克,生地9克,竹叶9克,木通3克,甘草3克。若口渴甚者,可加生石膏12克,天花粉9克以清热生津。若尿少者可加车前子9克,滑石9克以利尿泻热。外涂青梅散(见鹅口疮),1日3~4次。也可用冰硼散少许,涂敷患处,1日2~3次。

虚火上炎

症见口腔溃烂、周围色不红或微红,疼痛不甚,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神疲,颧红,或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或花剥,脉象细数。治法:滋阴降火,引火归原。方用甘露饮(见鹅口疮)加肉桂1克。外涂口疮散(见鹅口疮)。若久泻或吐泻之后患口疮,治宜气阴双补,方用七味白术散加味:人参5克,茯苓6克,白术9克,藿香叶6克,木香4克,葛根12克,甘草3克,乌梅5克,儿茶0.5克。

猜你喜欢

  • 为什么把脉能知道身体状况

    中医看病说三个小指头,一个小枕头,再看一个小舌头,病就看出来了。这三个小指头说把脉,左手这三个指头是心、肝、肾、右手三个指头是肺、脾、命。一把脉基本上内脏的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我们看病是望、闻、问、切,这个切就是切脉,又叫把脉。电影里面说,弄

  • 听老中医说失眠

    人生平均寿命75,25年都在床上,人群里边包括我们自己有多少人失眠呢?实际上这个数字挺很可很可怕的,几乎每三个成年人,两个人都失眠,所以睡眠是一个大问题,我们每天24小时睡觉是八个小时,就1/3在睡觉,所以睡眠太重要了,所以睡眠很重要,但是

  • 中药刮油茶

    中医认为,肥胖的原因是由湿、痰、水滞等形成的。因此,轻食以健脾胃、利湿、利水为最佳,茶的作用就在于此。它清热利水,化痰消食,温脾胃,乌龙茶。铁观音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茶。大鱼大肉后,人们习惯于冲一杯香茶,因为喝一杯香茶会让胃更舒服,使用它来消除

  • 夏季科学减肥

    小满节气一到,很多人就把减肥列入议事日程。你应该了解如何科学减肥。穴位埋线可减肥。埋线减肥是在传统针灸减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医生判断肥胖的原因,为每个患者设计不同的减肥穴位处方,通过穴位刺激控制食欲异常,提高基本代谢率,调节脏器功能不

  • 肥胖的危害

    一,糖尿病肥胖引起的最常见的是糖代谢异常。体重增加后,脂肪含量增加,胰岛功能相应下降,胰岛素降糖能力下降。因此,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补偿这种能力的下降。临床上称这种状态为胰岛素抵抗。当身体的补偿功能不足以弥补这种胰岛素功能下降时,就会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