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湿热天,中医教你防湿毒

湿热天,中医教你防湿毒

时下正是初夏至仲夏时节,南方地区的天气往往总是一阵闷热一阵骤雨,甚至出现雷阵雨或大暴雨,这是低压槽南下和副热带高压日渐加强的原因。如此天气常常湿困注双足,湿毒痒肌肤,特推荐一款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汤水——

老黄瓜云苓煲乌蛇

老黄瓜云苓煲乌蛇有解湿毒、利关节之功,且气味清香、味道鲜美,男女老少皆宜,为闷热湿困日的养生调理汤品。

[材料]老黄瓜500克、云苓50克、乌蛇500克、猪脊骨500克、生姜4片。

黄瓜又名青瓜,它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最初为野生,瓜带黑刺,味道非常苦,不能食用,经过长期的栽培、改良,才成为现在脆甜可口的黄瓜。从古代引入我国,现已成为我们常年食用的瓜蔬。中医认为其性凉味甘,能除热、利水、解毒、可治疗烦渴、咽喉肿痛、火眼、烫火伤等病症。现代医学亦认为,其最大的特点是鲜黄瓜中含有丙酸、乙酸等成分,有抑制糖转化为脂肪的作用,因而有利于减肥,并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黄瓜尾部多有苦味,这是由于其含具有预防肿瘤作用的葫芦素C、D的原故。老黄瓜就是在其成熟后不采摘,让其继续生长,至瓜皮完全变黄,它更具清热利水、消暑除烦的功效。而具有健脾安神、利水渗湿功效的中药云苓,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主治脾气虚弱、倦怠无力、食少便溏、心悸失眠、小便不利、水肿胀闷和痰饮内停等症。按现代科学分析,茯苓含β-茯苓聚糖、三萜类化合物乙酰茯苓酸等只有云苓才能富含的成分,有利尿、降血糖、抗菌作用,能促进钠、钾、氯等电解质的排出,并有抗癌作用。《本草逢原》中说“乌蛇主肾脏之风,为紫云风之专药。”其性平,味甘、咸,尤其具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三者合而为汤,更具排皮肤湿毒和驱骨肌痹痛风湿之力。

[烹制]老黄瓜洗净,切块状;云苓稍浸泡,洗净;乌蛇宰洗净,切段状,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飞水”);猪脊骨洗净,用刀背敲裂,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猜你喜欢

  • 秋凉伤人,三个部位需要保护好

    大家好,到了秋天了,秋天当令的邪气,是以凉,燥为主,那么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来说,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那肺属金通秋凉,秋燥,所以这个秋的凉气和这个燥性,特别容易侵袭肺部,那最近我也发现周围的一些亲朋好友啊,还有这个病人,这一波儿感冒的病人比

  • 瘦人吃不胖,胖人瘦不下是什么原因?

    中医常讲呢,肥人多痰,瘦人多火,就是胖的人呢多痰湿,瘦的人呢多阴虚火旺,瘦的人怎么吃也吃不胖,是什么原因呢?大部分是因为脾胃虚弱,吸收营养条件不行,吃完了之后吸收不了。所谓的瘦人多火呢,是指阴虚火旺,胃阴虚虚火旺盛导致什么呀?消谷善饥,就是

  • 身体没病,就是浑身没劲是什么原因

    大家好,有些朋友啊,总觉得自己困,乏,没有力气,身体有一种沉重感,做什么事儿都没有精神,去医院体检,也没有发现什么指标异常,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从中医角度,主要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咱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每个人体质

  • 咳嗽久治不愈,别乱用抗生素!

    大家好,很多病人呢,得了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急性的炎症,通过吃抗生素啊和积极治疗得到控制了,但是咳嗽呢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变成了慢性的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等。特别到了立秋以后呢,那么秋季的这个时令呢,它主要是以凉燥为主,

  • 中医说的春捂秋冻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我们常讲啊,春捂秋冻,就是春天要多穿点衣服,秋天要凉一点。其实呢,也不完全。过去咱们说呢,秋冻,指的是可以少穿一点,然后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秋冬的这个寒冷的季节,但是有些部位大家还是要保护好,因为秋天的节气,主要是以凉燥为主,那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