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异位妊娠中医诊疗技术

异位妊娠中医诊疗技术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位着床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本病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约占异位妊娠的95%。且以壶腹部最多,其次是峡部、伴部,间质部最少。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孕妇宿有少腹瘀滞,冲任不畅,使孕卵运行受阻;或脾肾气虚,运送孕卵乏力、迟缓,而使孕卵滞留子宫腔外等有关。孕卵在子宫腔外发育,日久则胀破脉络,血溢于内,蓄积少腹,而形成少腹血瘀之实证;若脉络大伤,则血崩于内,阴血暴亡,气随血脱,变生厥脱之危急重证;或瘀血日久不散,发为少腹血瘀包块,遂成癥瘕积聚之症。

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始终以活血化瘀为主,其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目前临床常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未破损型:指输卵管妊娠尚未发生流产或破裂。

[证候]有停经史,可有早孕反应,或有阴道淋沥出血,一侧下腹隐痛,盆腔检查一侧附件可有软性包块,有触痛;尿妊娠试验多为阳性,B超检查附件有囊性块物,或宫内无妊娠囊、宫外有妊娠囊;脉弦滑。

[治则]活血化瘀,消瘕杀胚。

[方药]宫外孕Ⅱ号方。主要药物:丹参、赤芍、桃仁、三棱、莪术。

2.包块型:输卵管妊娠破裂时间较长,腹腔内血液已形成血肿包块,即陈旧性宫外孕。

[证候]输卵管妊娠破裂时间已久,盆腔内形成血肿,腹痛减轻或逐渐消失;可有下腹坠胀或便意感,阴道出血逐渐停止,盆腔检查可触及不规则包块,与周围组织粘连;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消癥散结。

[方药]宫外孕Ⅱ号方。若包块较硬者,可加穿山甲、牛膝以加强消癥散结之功;身体虚弱者加黄芪、党参扶正祛邪;若瘀血化热出现低热者,加牡丹皮、龟板、地骨皮以化瘀清热。

中成药

七厘散:每次1~1.5克,每日1~3次,口服。用于未破损期。

失笑散:每次6~9克,每日1~2次,口服。用于未破损期。

生脉饮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用于气随血脱时。

参附注射液:用于气随血脱时。每次20~100毫升,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水蛭粉:取干燥水蛭研为细末,2~3克/次或5~6克/次,饭后温水送服。有出血者慎用。治包块型宫外孕。

经验方

1.宫外孕验方

[药物组成]牡丹皮15克,桃仁10克,赤芍15克,蜈蚣5克,水蛭6克,牛膝15克,天花粉10克,皂刺10克,延胡索15克,王不留行10克,丹参15克,夏枯草15克。

[适应证]异位妊娠未破损型及包块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2.加味活络效灵丹

[药物组成]丹参15克,赤芍12克,乳香、没药、三棱、莪术各6克,牛膝30克,桃仁9克,冬葵子18克,蜈蚣两条,虫10克。

[适应证]输卵管妊娠未破损型,少腹包块,尿孕试验阳性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3.活络效灵丹

[药物组成]丹参9~15克,赤芍6~9克,乳香、没药各3~6克,桃仁6~9克。

[适应证]输卵管妊娠未破损型,少腹包块,尿孕试验阳性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4.散瘀和血汤

[药物组成]黄芪50克,益母草35克,连翘25克,山楂50克,蒲公英、当归、赤芍、桑寄生、杜仲各15克,牡丹皮、赤芍、桃仁、乳香、没药各10克,红花7.5克,三七、甘草各每5克。

[适应证]异位妊娠,突然下腹坠痛,剧痛,阴道流血,血色不鲜。

[用法用量]水煎分服。并可将药渣热敷其痛处。忌食辛辣,禁饮酒,禁房事。

5.加味化瘀血汤

[药物组成]大黄15克,桃仁、虫各10克,黄芪50克,玄胡、当归、黄芩各15克。

[适应证]异位妊娠包块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适宜技术

1.热敷法

(1)消癥散外敷:千年健60克,续断120克,追地风、川椒各60克,五加皮、白芷、桑寄生各120克,艾叶500克,透骨草250克,羌活、独活各60克,赤芍、归尾各120克,血竭、乳香、没药各60克。上药共为末,每250克为一份,纱布包裹,蒸15分钟,趁热外敷患侧,每日两次,10日为一疗程。适用于未破损型或陈旧性宫外孕。

(2)双柏散外敷:侧柏叶60克,大黄60克,黄柏30克,薄荷30克,泽兰30克。水蜜各半,加热调匀,趁热外敷,每日两次,10日为一疗程。适用于未破损型或陈旧性宫外孕。

(3)麝香0.06克,樟脑6克,血竭6克,乳香6克,朱砂10克。以上药物除麝香外共研细末加热成糊状,敷于布上,麝香后入,趁热贴于病侧腹壁。适用于未破损型或陈旧性宫外孕。

2.中药保留灌肠

(1)桃仁15克,丹参20克,赤芍15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蒲公英15克,透骨草15克。上药浓煎100毫升,保留灌肠,每晚一次。适用于陈旧性宫外孕。

(2)干姜5克,野菊花、败酱草、红藤各30克,三棱、莪术各9克,丹参15克,路路通、炮穿山甲各10克。腹中痛加延胡索、乳香、没药;腰痛明显加杜仲、怀牛膝;阴道出血较多加益母草、蒲黄、三七;体质偏弱可减三棱、莪术用量。取液100~150毫升,温度38℃~39℃。患者侧卧位,将药液缓慢滴入直肠,卧床休息半小时,每日两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陈旧性宫外孕。

3.宫外孕3号方配合灌肠、静脉注射

宫外孕3号方:丹参、赤芍、生山楂各15克,桃仁、三棱各6克,莪术6~10克,紫草45~100克,黄芪30克。

灌肠方:丹参、忍冬藤、白花蛇舌草各30克,赤芍、香附各15克,桃仁9克,三棱6克,莪术5~10克,紫草100克。水煎取液150毫升,睡前低位保留灌肠。

针剂:复方丹参注射液20毫升,加5%葡萄糖250毫升,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液3克,加5%葡萄糖液500毫升,静脉滴注。

4.中药注射

精制天花粉:可用于宫外孕早期,适用于无大量出血、无严重贫血、病情稳定者。治疗前需做皮内试验及试验性用药。无过敏者经消毒后,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用2.4毫克天花粉注射液在宫颈3、9点处缓缓注入。天花粉亦可肌内注射。术后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毫克,每日两次,连续3天。注射后一周复查HCG,无效者需改用手术治疗。D4

猜你喜欢

  • 乌梅丸治久痢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感染性休克中医诊疗技术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金匮肾气丸治肺心病心衰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宣达渗利止吐泻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

  • 避瘟用温初探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