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名中医成才之路

名中医成才之路

连建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中医药人才培养要“跟名师、读经典、多临证”,本人深以为然,也常有人邀请我讲述名中医如何成才的经历,现浅谈自己从医以来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立大志。要成才,先立志。要明确学医的目的,即为什么学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有言“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学医目的从中一览无遗:治疗君亲之疾以全忠孝;救贫贱之厄仁爱穷苦百姓;保身长全,当好医生,利他又自利。

《温病条辨》记载:“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吴鞠通深有体会,经过侄子遭庸医治死,以及“癸丑岁(公元1793年)都下瘟疫大行,其死于世俗之手者,不可胜数。”方有此言。现在一些医源性疾病,即“不死于病,反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易,所以须立大志,“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正如孙中山曾给杭州名中医裘吉生的题词:救民疾苦。立大志救民疾苦,并且要几十年如一日立长志。中国医学有文字记载两千多年以来,如果把100年的医书浓缩成一年浏览,就得花20年。“学书费纸,学医费人”,学医,也要追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

读经典。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也有说法认为读经典不应忽略《神农本草经》。此外还有四小经典,《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濒湖脉学》。过去认为读此是童子功,要通读、精读。

学生读经典,要反复念、反复背、反复吟诵,练好基本功,如此才能将其转化成有源之活水,灵活用于临床。如要记住方剂的组成,还要记住该方的配伍意义,才能针对病症灵活加减、化裁。

如《内经》条文:“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有发热病人用寒凉清热药后热不退,就要治其阴分,此为阴虚发热。王冰认为:“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寒凉药物退热不去,是由于津液不足造成阴虚内热,当补肾水,通过补肾水制约亢盛的孤阳。学以致用,学经典是为了在临床上真能用得上。

跟名师。叶天士曾跟师17人,称转益多师。转来转去,受益于多个老师。我年轻时跟过嘉兴地区的几个名中医,如张宗良、余叔卿,获益匪浅。在最困难的年代,余叔卿借阅的如无锡名医张聿青《张聿青医案》、浙江名医南宗景的《南宗景中医内科全书》等医书,从中深受启发。

后来我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并成为该院第一届中医研究生,更有幸获名医指点。当时北京中医学院名家云集:中医理论大师任应秋讲《黄帝内经·素问》,伤寒大师刘渡舟教《伤寒论》,马雨人教《金匮》,赵绍琴教《温病》,王绵之教《方剂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有大家如北京的祝谌予、上海的金寿山、河北的李今庸、北京的关幼波,都曾来讲学,传授经验。往往有时名家一讲,就有豁然开朗之感。所以转益多师十分重要,要真正地继承他们的学术经验。

多临证。临床,中医称为临证。常言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脉经》读得滚瓜烂熟,不如在病人身上多号脉,临证不多,脉学也参悟不透。

中医辨证是望、闻、问、切,其中望、切至关重要。“望而知之谓之神,切而知之谓之巧”。“一问头身二问汗”,却不能乱问。病人的主诉有好多是假象,但舌苔、脉象却是真象。通过望、切,基本能了解病情,再结合闻、问,辨证施治。十指连心,给病人号脉,心到则意到,意到则气到。实际上就是与病人气的交流,捕捉他生命的信息。因而要多临证,把望、闻、问、切做到纯熟。

学国学。要学好中医就要学国学。国学是我国固有的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所在。固有文化指中国传统的文史哲,包括儒释道。缺少文化源头,中医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范仲淹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相治国,良医治人。实际上治国、治人道理是相通的。古典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都载有很多中医病案、方剂,甚至足给今人以启迪。

北齐《颜氏家训》载:“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对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腹有诗书气自华”。做到气自华,必须要饱学。真正有学问的医生必然饱读诗书。

修道德。所谓修道德,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已经写明,“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曾在岳美中家亲见一副他自撰的对联,深受感动。“治心何日能忘我,操术随时可误人”,意为要治理自己的心,达到忘我境界,警醒自己,操持医术随时可能误人。只有心地清净忘我,行医才不致误人。“业进德进”是岳老一再教育我的话语。

“小成靠智,大成靠德”,小成就可靠智慧,大成就要靠道德。孔夫子“大成至圣先师”,所以能千古流芳。现代中医人也要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勿为”。

以上六点意见,18个字,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我们实践一生。中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以人为本,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医学,也是治未病、致中和的医学。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我们要深入宝山,采集宝物,加工成宝石,来构建更加灿烂的宝库。

猜你喜欢

  • 石决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石决明大家应该都没有听说过,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药材,主要起到的功效是能够帮助平肝去热,对眼睛也是有很多的好处的,现在有很多的中医师,非常常用这种中药,来治疗一些疾病,但是在这些中药方剂的使用过程中,自己应该要怎么样运用才是比较合理的

  • 拉长石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很多人都有戴首饰的习惯,有的人是为了美观,还有一部分是由于某些首饰具有保健的功效,这是由其首饰的原材料结构所导致的,拉长石是一种较为昂贵的石头,近些年来变得越来越流行,它的作用和功效具体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吧。一

  • 巴戟的作用有哪些?

    巴戟是生长在我国广西等地区的一种植物,在有的地方它又被叫做鸡肠凤,它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开出很美丽的白色花朵,散发出的清香让人感觉到非常的放松,不仅如此,巴戟的根部还可以入药,具体来讲,巴戟的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吧

  • 砭石拔火罐能治病吗?

    中医是一种很神奇的治病方法。有很多中医的治病方法都是很难想象的,比如拔火罐、针灸、砭石等。这些方法在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治疗的时候,是会有非常神奇的功效。让人不得不佩服中医的博大精深。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用中医进行治疗。那么砭石拔火罐真的能治

  • 气血虚吃中药的禁忌是什么?

    平时的时候我们有好多的朋友会出现身体虚弱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大部分的原因是出现了气血虚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一般的朋友会选择通过中药来进行调理,这也是好多朋友常用到的方法,不过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通过中药来调理的,那么气血虚吃中药的禁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