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妙法缓解肠胃不适

妙法缓解肠胃不适

夏季是肠胃病的高发季节,主要因人们常喝冷饮,骤热骤凉,极易刺激肠胃,加上夏季易滋生细菌,易引起腹泻等各种肠胃不适。其实,这些肠胃小毛病,通过简单的自我按摩就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一般选用拇指或中指,以指腹按压穴位,以自觉稍痛为度。

按摩穴位

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能缓解胃部不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天枢穴: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3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两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胃胀、腹泻、腹痛等。

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捏脊

捏脊疗是通过刺激身体某些经络和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尤其适合患有脾胃失和、消化不良、厌食积滞等病症的孩子。主要是捏背部脊柱及两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经络中督脉所在,脊柱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刺激其穴位,可以起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及时调整脏腑的作用。

饭后揉肚

饭后先散步,然后或卧或坐,用手轻轻按揉腹部,先将双手搓热,分别以左、右手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揉上腹部,各做30次左右。此法可增强胃肠机能,对治疗肠胃病有一定效果。

捏腿肚

小腿肚内侧循行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相联,故而捏按此处可治疗胃之疾患。当然这只适用一般胃病,能缓解轻微的胃痛;严重胃病者,应去医院诊治。

以上这些方法,在调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吃刺激性食物的同时,每日进行2~3次,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王海亭)

猜你喜欢

  • 如何避免清晨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

  • 如何判断脾虚还是脾湿?该怎样调理?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

  • 经常腰痛与这3个原因有关,教你有效缓解

    现在网上有很多这种很火的视频,教你如何锻炼核心肌群,我们所说的腰托,实际上并不是骨质本身的问题。是因为核心肌群在这个竖脊肌,还有这个相关的肌群,是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固定住你的这个脊柱,所以造成了脊柱,前后或者左右的移动,造成了关节的错位,或

  • 血管堵塞4个自查小妙招

    但是如果没有严格的服药和饮食起居这些注意的话,那么支架里边还会发生再狭窄,一样会导致再次堵塞。一般,患者自己评估自己血管堵塞的情况,一般是用症状来判断的,那么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就会是以阵发性的胸闷胸痛为主,比如这个患者稍微活动一点儿,或者

  • 饭量越小越健康,吃得少寿命长是真的吗?

    咱们现在,营养比较过剩,人摄入热量比较高,所以现在不管是冠心病,高血压,还有糖尿病,发病的年龄,都日趋前移了,所以很多人就说应该吃得少,甚至以前我们这个古代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也提出过,叫过午不食,因为这样是最健康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