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处方时代”百姓如何对待抗菌药——抗生素药理和临床专家肖永红答记者问

“处方时代”百姓如何对待抗菌药——抗生素药理和临床专家肖永红答记者问

“处方时代”百姓如何对待抗菌药

——抗生素药理和临床专家肖永红答记者问

2004年07月13日

为了预防、治疗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大多家庭都备有一定的药物与医疗用品,如感冒药、各种维生素、止痛药、外用药物与敷料等。调查发现,80%以上的家庭中存有抗菌药,并且在抗菌药的使用中存在不少误区。

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抗菌药管理的逐步规范,特别是从2004年7月1日起,在药店购买列入处方药的抗菌药时一定要凭处方,使人们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家庭抗菌药的使用面临一些问题。近几天,记者访问了一些老百姓,他们迫切想知道的是:家庭是否需要常备抗菌药?有了病如何接受抗菌药治疗?现存抗菌药如何处置?家庭中已有的抗菌药在使用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再一次来到我国抗生素研究权威机构——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请专门从事抗生素药理和临床研究的副所长肖永红教授给大家一一做了解答。

记者:家庭是否有必要常备抗菌药?

肖永红:抗菌药虽然为临床常用药物,但它不宜作为家庭常备药物。一方面,抗菌药品种众多,药理特征、临床适应症、不良反应各不相同,普通群众难以掌握;抗菌药随意使用将增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也将导致耐药菌流行,威胁人类健康。另一方面,家庭常备药物的目的在于处理一些常见病症或已经确诊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病毒性感冒、疼痛、发热等,这些病症大多不需要应用抗菌药。

不过,家庭中可准备少量局部用的抗菌药制剂,用于应付一些特殊情况。如用于预防游泳后眼部感染的抗菌滴眼液,需要长期外用的抗真菌药物等。

记者:如何接受抗菌药治疗?

肖永红:患者在接受抗菌治疗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与临床医师积极配合,由医生来判断是否应用抗菌药临床医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科学,一种疾病可有不同临床表现,而同一种临床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这都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医生来鉴别。因此,患者就诊时应与医生配合,特别是是否应用和应用什么抗菌药应该由医生决定,不解之处可向医生咨询。如腹泻是常见的临床症状,有感染性的也有非感染性的,而在感染性腹泻中,又可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感染等,细菌性的腹泻才适合用抗菌药。这些情况患者本人很难做出判断。

遵从医生的用药选择,严格遵守用药方法医生决定使用抗菌药后,还将根据感染种类、致病菌种类,患者年龄、健康状况等选择具体药物与使用方法。如对青霉素过敏者不能选择青霉素类药物,尽量避免头孢菌素类药物;幼儿、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一般不选择氨基糖苷类药物;呼吸道感染可口服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药物;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多选用喹诺酮类药物等。

抗菌药的使用方法是通过严格科学的观察、研究总结而来的。如青霉素是半衰期非常短的药物,需要每天至少3次以上用药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阿奇霉素是常半衰期药物,每日用药一次足以使体内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治疗水平;西力新(头孢呋辛酯)餐后服用药物浓度较高;西刻劳(头孢克罗)则餐前服用药物吸收较好;喹诺酮类药物与含铁药物、抗酸药物同服可减少药物吸收等。患者对这些情况一般并不了解,所以不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改变药物的使用方法。

避免不必要的同时使用多种抗菌药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同时使用称为联合用药,通常只有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病原菌不明或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较长期应用抗菌药细菌有产生耐药性可能者,或为减少毒性较大的药物使用剂量时,才需要联合用药。一般可以在家庭或门诊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单用一种抗菌药即可。多用药多保险的想法是错误的,患者更不必为获取多种抗菌药多处就诊。

严格控制预防用药家庭成员或亲属患病时,其他人员是否需要用抗菌药预防,这也应咨询医生。大多情况下不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只有下列几种情形是需要用抗菌药预防的。如: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员、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拔牙或口咽手术时、较严重的外伤清创手术后等。

用药期间警惕不良反应发生抗菌药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及二重感染。过敏反应形式多样,轻者可出现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毒性反应可见由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庆大霉素等引起的耳聋等。长期应用抗菌药或应用广谱抗菌药后,敏感细菌被杀灭,未被抑制的菌种可大量繁殖,发生菌群紊乱,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霉菌、耐药菌等引起的二重感染,此种感染可为较轻的局部,如口腔、胃肠道的感染,亦有可能发展为败

血症,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该留心疾病改善情况,更应该注意新出现的症状与体征,疑有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诊,听取医生意见。

用药期间注意治疗效果感染性疾病通过抗菌药治疗,一般在72小时内有所好转,如体温下降、咳嗽减轻、咯痰减少、红肿消退等。如果用药72小时后,感染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反而加重,则应及时就医,改用或加用其他药物。

妥善保管抗菌药门诊用抗菌药,无论口服还是注射制剂常需要患者自行保管药品,因此,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向药师询问,以了解药品存储方法与有效期。由于部分儿童用抗菌药常调制成儿童喜爱的果香味,存放地点尽量远离儿童可及之处,防止儿童误用。对剩余药物更应妥善保管,使用之前应咨询医生,并注意是否已过有效期。

记者:家中现存的抗菌药怎么处置?

肖永红:家庭中现有的抗菌药品应该进行一次清理,及时处理过期药品。剩余的抗菌药再应用前应向医生咨询。相信随着抗菌药管理的日益规范,家庭中的抗菌药将会愈来愈少。

肖永红最后还说,严格抗菌药管理是利国利民的举措,目的不在于限制药物使用,而是从管理角度促进抗菌药的合理使用。人们应该积极地给予配合。

猜你喜欢

  • 中医辨证治疗胃癌

    中医辨证治疗胃癌的方法是什么,我国是胃癌大国,所以每年都会有数万人因为不同的因素而患上胃癌,又有数万人因治疗方法不当或者是治疗不及时走向死亡。专家说:因为患者年龄、病情、症状等各方面都有不同,所以患者患者不要盲目的用药治疗,一定要辩证施治。

  • 胃癌预防常识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因,每年约80万人新发胃癌、75万人死于胃癌。亚洲地区的中国、日本、韩国发病人数最多,约占全球胃癌人数的3/4。胃癌是我国恶性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北方地区的发病率要高于南方。那么,胃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

  • 胃癌病人饮食

    一般来说胃癌病因饮食的原则是,首先在饮食中要保护胃黏膜,避免辛辣、油煎、生冷等,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其次饮食中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加优质的蛋白质和摄入量。胃癌患者在饮食中应该注意少食多餐,如每日分五餐进行。患者可多喝一些酸牛奶,酸牛乳中

  • 针对胃癌晚期有哪些治疗的方法?

    胃癌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之一,它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为了减少胃癌的发病率,我们应该掌握有关于胃癌晚期的治疗。由胃癌晚期手术治疗根治性差,预后也较差,对于体质弱,有转移的晚期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多不做考虑。虽然消化道外

  • 大剂量叶酸可预防胃癌

    一项研究获得重大发现:每天服用大剂量的叶酸可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关于这项研究的论文在最新出版的世界著名的权威性胃肠病学杂志《Gut》上发表。叶酸是一种存在于柑桔类和绿叶植物中的维生素B,公认缺乏叶酸可增加肿瘤发生的危险性,但人们尚不清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