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衄血

衄血

【概述】

衄血指鼻、齿龈、耳、舌及皮肤等不因外伤而出血的病症。其常见的急症为鼻衄,所以仅选此加以讨论。

【病因病机】

出血的原因大多与气与火有关。有因外感风热燥邪,灼伤肺络,迫血上逆;或系饮酒、过食辛燥之品,燥热蕴积于胃肠,郁热化火,扰动血络;亦可七情不调,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损伤胃络,而致呕血;或因劳倦过度,脾气受损,脾不统血;气不摄血,出现呕血、便血;久热久病,伤及肾阴,相火妄动,迫血忘行,产生尿血等症。

【辩证分型】

(一) 火盛灼络

系风热犯肺、热蕴于胃或肝气郁结,热盛化火上扰,灼伤肺络,迫血妄行。症见鼻衄不止,量多色红,口渴引饮,头痛胸闷,急躁易怒,脉数,舌红或暗。

(二) 气不摄血

脾气虚弱,气失统摄,血无所主,上走清道而外溢。症见:鼻衄不止,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心悸不宁,脉细无力,舌谈。

【治疗】

(一) 火盛灼络。

1.治则:清热泄火、凉血止血。

2.处方:上星、隐白、膈俞、禾髎;肺热加大杼,胃热加内庭,肝热加行间。

3.方义:膈俞为血之会穴,功专理血止血;上星位于督脉,清热降火,系治鼻衄之经验要穴;隐白乃足大阴井穴,既可益肿统血,又能清泄邪热;禾髎挟于鼻孔两侧而属手阳明经,为局部清热止血的配穴。如为肺热所致,配大杼加重清热透表之力;胃热迫血上逆,加内庭清胃泄热;因肝郁化火发病者,加取肝经荥穴行间,引热下行。

4.治法:隐白斜向上刺1分~2分,施补法运针1分钟后取针,挤出黑血一滴,再以艾卷灸之。余穴均用泻法留针。留针期间宜间断运针数次。

(二) 气不摄血

1.治则:益气摄血。

2.处方:素髎、脾俞、膈俞、足三里。

3.方义:素髎位于鼻尖属督脉,可提举阳气,制止鼻衄;膈俞理血止血,此二穴乃是治标。脾俞,健脾益气,摄血统血,足三里是强壮固本之要穴,具生气化血之功,且足阳明始于鼻旁,上行而左右交会于鼻根,亦可引离经之血复归,故此二穴重在治本。

4.治法:先针素髎,针尖从鼻尖端斜向上刺,深0.5寸~0.8寸,使针感放射至鼻根或鼻腔,施平补平泻法(即基本手法);继针余穴,用补法,足三里穴可以艾卷灸针柄。

猜你喜欢

  • 海藻糖有哪些用法作用?

    海藻糖,这种糖类在21世纪初被人发现,然后才将海藻糖运用到医疗当中,海藻糖中有非常多的微量元素,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以糖苷键构成的非还原性糖,有3种异构体即海藻糖、异海藻糖和新海藻糖,并对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科学家们发现,沙

  • 竺黄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天竺黄,呈乳白色,块状物体,在使用的时候要将它的外皮拔除,然后再将它放入锅内慢慢熬煮,大约过一个时辰就可以服用,中药名,治小儿疳积,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植物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于秋、冬二季采收,天竺葵主要

  • 古宝牛黄琥珀猴枣散是什么?

    这药名字听起来非常长,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算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中药,古宝牛黄琥珀猴枣散,是由活血祛痰由活血化瘀与消除呼吸道痰浊壅塞两大部分组成,猴枣散含马兜铃科植物细辛,有马兜铃酸,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咳嗽是一种防御反

  • 桑白皮功能都有哪些呢?

    现在我们的家长大多数都存在一种叫做高血压的疾病,出现了这种疾病的话,和我们日常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高血压不及时的控制,还有可能会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出现,所以大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桑白皮这种药材就有控制血压的效果,那么到底桑白皮功能都有哪些

  • 洋金花闹羊花的功效区别?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是非常多见的,但是对于植物来说,基本就没有重名的情况,但是有的植物名称还是比较相似的,尤其是中药材里面,我们要学会分辨二者的功效,以免出现拿错药物之类的情况,洋金花就是曼陀罗,那么到底洋金花闹羊花的功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