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

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

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

【出处】《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丹溪心法》

【分类】和解剂-调和肝脾

【组成】白术(30克)白芍(20克)陈皮(15克)防风(20克)

【功效】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或泻后仍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本方常用于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肝旺脾虚者。)

【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禁忌】斟酌。

【方解】"痛泻之证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牌运失常所致。《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其特点是泻必腹痛。治宜补脾抑肝,祛湿止泻。方中白术苦甘而温,补脾燥湿以治土虚,为君药。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相配,于土中泻木,为臣药。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牌和胃,为佐药。配伍少量防风,具升散之性,与术、芍相伍,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牌经引经之药,故兼具佐使之用。四药相合,可以补脾胜湿而止泻,柔肝理气而止痛,使脾健肝柔,痛泻自止。"

【化裁】久泻者,加炒升麻以升阳止泻,舌苔黄腻者,加黄连、煨木香以清热燥湿,理气止泻。

【附方】无。

【附注】本方为治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脉左弦而右缓为辨证要点。

【文献】方论江昂《医方集解·和解之剂》:“此足太阴、厥阴药也。白术苦燥湿,甘补脾,温和中,芍药寒泻肝火,酸敛逆气,缓中止痛,防风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风能胜湿,为理脾引经要药,陈皮辛能利气,炒香尤能燥湿醒脾,使气行则痛止。数者皆以泻木而益土也。”

猜你喜欢

  • 乏力,一动就出汗,究竟是哪里虚了?

    今天呢,跟大家聊几个症状,看看大家身体上是否有这方面问题。那几个症状主要是乏力,一动就爱出汗,有的人是一吃饭就出汗,平时睡觉呢容易流口水,甚至是一受凉呢就爱流清鼻涕,还有一些患者就会出现大便小便急,憋不住尿。这些情况到底问题出现在哪儿呢?下

  • 早起口干口苦口臭怎么办?中医帮你缓解尴尬!

    关于口苦口干口臭这个症状在临床是多见的,还见于许多年轻的小男孩或者小女孩,口臭,大家一般呢都是先看看牙科,有没有牙周炎呢这个表现,口苦口臭跟中医有什么关系呢?首先跟大家说它就是一个消化不良,消化不良肯定跟脾胃有关了,还有呢跟肝有关,肝气郁结

  • 女性也会肾虚吗?出现这五种表现,千万不要忽视!

    大家会经常的提到肾虚,一般呢,就是说男的肾虚比较多啊,女性会有肾虚吗?女性的肾虚表现有哪些呢?首先跟大家说女性也有肾虚,但是女性肾虚有什么表现呢?那肯定跟男性不一样,首先看一下就是造成女性肾虚的有哪些原因呢?第一点就是久病耗伤啊,也就是得了

  • 这三类咽喉炎的患者,去耳鼻喉科等于白去

    这个咽喉炎呢,有哪几个表现呢?第一个呢就是咽痒,咳嗽,有些患者就是嗓子特别干,有些就是特别容易受刺激啊,冷空气也好,或者是这个有一些气味也好,你就会刺激得特别咳嗽,而且咳嗽的比较厉害,一般咳嗽厉害呢,痰都特别少。这样的患者有许多呢,就会去做

  • 最近耳鸣患者越来越多,看看你属于哪种!

    大家好,耳鸣呢是我们临床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中医认为耳鸣啊,跟耳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就是轻的患者我们叫做耳鸣,重的就会出现耳聋,听力减退。耳鸣呢,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在一些老年人,耳鸣这个病呢还是应该引起大家注意。耳鸣呢一般有这样